过去一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政治任务和突如其来的疫情灾情加试考验,我们度过了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一年来,州人大常委会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全力保障州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力助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力促进全州民主法治建设稳步向前。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作出决议决定7 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1人次;开展立法项目8项,审议法规草案4件,通过2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7个,开展代表视察和调研18次,对8 件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198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圆满完成了州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一年来,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强化理论武装,采取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邀请专家解读,召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验交流会、贯彻落实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举办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全州改革发展大局、州委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工作,确保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认真落实州委工作部署,常委会班子成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做到“党委有号召,人大就有行动”。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全年召开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10次,认真研究决定州人大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及时向州委请示报告,全年常委会党组向州委请示报告工作20余次,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州委的领导下有效开展。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尽锐出战,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一年来,常委会坚决扛起重大政治责任,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立法引领,结合黔东南实际开展有关脱贫攻坚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2项。坚持有效监督、正确监督,聚焦产业扶贫,听取和审议农村产业革命等专项工作报告4个;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林下经济发展等工作,组织省、州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持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动员全州1.3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涌现出一批事迹突出代表,常委会对王东冬等29名州人大代表予以表彰。全力抓好机关帮扶,助力从江县加勉乡羊达村减贫摘帽,实现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倾力支持凯里市大风洞镇都蓬、都力、官庄、杉树林4个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高脱贫成色和质量。州委对常委会机关帮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授予2020年脱贫攻坚优秀帮扶单位称号。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科学立法,实现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一年来,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健全立法联动机制,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修改与制定并重,完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氵舞 阳河流域保护条例》的报批、颁布施行工作。尤其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率先开展新时期新阶段自治条例的修订工作,删减了部分与现行政策不相符合的内容,充实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符合我州实际情况的内容,对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开展基层自治实践、推进移风易俗、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情防控、设立民族节假日等进行了规范,新修订的自治条例必将对促进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人大主导与社会联动相结合,加快推进乡村清洁条例、乡村旅游发展条例等调研、论证和审议工作,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培植乡村旅游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将提供法治保障。坚持急用先立,稳步推进,开展隆里古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等立法调研,推动在民族文化保护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形成一批新的立法成果。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依法监督,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年来,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州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盯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有效地开展监督。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展监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时将全州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纳入监督计划,深入有关县市开展调研,听取了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情况的报告,就公共卫生协同机制、应急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审议意见。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野生动物保护“一法一决定”执法检查,针对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数量多的实际,提出了积极的处置建议意见,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的肯定。聚焦全州经济平稳运行开展监督,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决算、审计等情况报告。加大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全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加大营商环境监督,听取和审议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报告。加强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监督,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监督力度,对全州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全州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报告。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听取和审议全州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组织州、县人大系统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督导,助推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战、乡村环境整治战等“五场攻坚战役”。围绕加强民生保障和文化建设,持续跟踪监督全州苗侗医药、民办教育发展情况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回应群众对平安黔东南、法治黔东南建设的关注,听取和审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农村消防工作情况、行政执法监督情况、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情况、传统村落保护法律监督情况的报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一法两规定”执法检查,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优化服务,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年来,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动代表履职能力不断提升,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强化学习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全年举办人大代表培训班2期,履职培训300余人次,积极组织、选派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参加全国人大、省人大举办的网络学习和培训活动,代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不断提高。强化载体建设,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完善线上线下代表联络站建设,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以“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抓手,组织全州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视察、议题调研、执法检查等系列活动,积极为我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言献策。强化建议办理,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将代表建议办理纳入州直机关目标管理,开展代表建议和办理“评优评先”活动,激励办理单位主动作为,激发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一年来,共收到并交办代表建议221件,已解决或基本解决102件,列入计划解决或采纳103件,留作参考的16件,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一年来,常委会坚持把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州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注重能力建设,强化改革创新,推动人大工作始终与时俱进。健全完善党领导人大工作机制。州委将人大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布局,统一部署和推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州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对人大工作提出要求;州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州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州委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邀请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领导同志参加,确保人大及时充分了解党委决策部署、更好贯彻党委意图。健全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坚持人大主导立法,强化法规起草环节的主导,积极探索第三方立法方式,拓宽立法渠道,提升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健全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创新“一年三问”工作监督方法,坚持年初问安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监督“一府两院”按时完成州人代会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启动预算联网监督,在全省率先实现本级横向联通和州县纵向贯通,为提升全州人大财经监督时效性、针对性奠定了基础;推行人大满意度测评工作,对“一府两院”有关法律实施、专项工作、代表建议办理、信访案件化解等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州直机关目标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健全完善代表履职保障机制。人大代表培训、活动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调整;全面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共建立代表联络站206个,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平台。
2021年工作打算
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把准政治方向,发挥制度优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论武装,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始终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的政治原则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完善人大工作机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是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效。紧紧围绕全州工作大局,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新兴领域立法。组织制定城镇绿化条例、城乡饮用水资源保护条例;继续开展乡村清洁条例、乡村旅游发展条例论证和报批;修订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农村公路条例;就民族文化和非遗保护、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隆里古镇保护、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珍稀古树名木保护、农村基础设施保护等开展立法调研。
三是强化重点监督,增强监督实效。着眼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聚焦工业经济发展、国有资产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和“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使韧劲于发展,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
四是改进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进一步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加强代表联络服务。加强代表建议办理监督,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认真组织代表履职,接续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用好用活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代表网上履职平台,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持续加强代表教育培训,提升代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抓好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能力建设,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努力建设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加强与各级人大之间工作联系与交流,对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开展联动调研检查,形成工作合力。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 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