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03日

杨登贤代表:

用实际行动为畲乡添彩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骆区卡

“看到家乡处于地理位置偏、交通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没有产业支撑的不利局面,我心急如焚。”州人大代表、麻江县宣威镇岩莺村村民、岩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麻江壹创装饰负责人杨登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带着自己积累的经验,回乡带领父老乡亲增收致富。”

杨登贤口中所说的家乡岩莺村,曾经是麻江县深度贫困畲族村,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寨,706户280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88户,贫困人口1127人,贫困发生率达40%。

在了解村里情况后,他于2007年10月创立麻江壹创装饰公司,回乡招用各类技术工种人员4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8人,手把手进行技术培训,把老实巴交的农民培养成了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技术工人,其中5人还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当起小老板,带领10余人到周边县市创业。

2016年3月,杨登贤回到岩莺村动员几个年轻人弄起了种养业一体化建设。先是投资30余万元,建起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基地150余亩;接着投资200余万元建起年养殖规模3200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利用养殖基地产生的有机肥供应种植基地,使产业逐渐向循环经济迈进。两个基地年利润90余万元,每年帮助岩莺村解决务工就业岗位30余个,13户贫困户20人在该基地就近务工,户均增收近2万元。

“我还积极协助村里成立麻江县岩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6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120元。通过决战,我村实现了减贫摘帽。”杨登贤高兴地说。

杨登贤表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州、县两级人大代表,在接下来乡村振兴铿锵征途上,他将继续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养老保障力度以及返乡创业人员的各项扶持力度,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畲乡添彩,让家乡百姓过上美好幸福生活。

--> 2021-03-03 杨登贤代表: 1 1 黔东南日报 c153985.html 1 用实际行动为畲乡添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