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03日

龙江河畔春潮涌 改革发展势头强

——岑巩县注溪镇“十三五”成果回眸及“十四五”展望

西南五省杂稻制种交流会观摩团深入注溪镇周坪杂稻制种高效农业产业园实地调研指导(唐鹏 摄)

油茶大丰收 (邓庆波 摄)

○ 通讯员 谭善文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步烈 姚志华

这里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核心区。

这里是杂稻制种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和龙江河思州柚产业园“两大省级园区”核心区。

这里先后获得省级卫生乡镇、省级文明乡镇、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全州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注溪镇位于岑巩县西南部,距县城31公里。全镇辖6个行政村(12个小村)、1个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746户20869人。2016年以来,注溪镇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聚焦脱贫攻坚主题

书写脱贫攻坚华章

2014年,注溪镇全镇共识别贫困人口1318户4520人,贫困发生率为20.59%。截至2020年,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清零。中寨、面溪、岑王、地朗4个贫困村已全部实现出列。是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感恩奋进改变了贫困面貌,书写了历史华章。

2016年,注溪镇率先构建战区指挥体系,分别由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牵头,将全镇划分为12个作战片区,实行精准调度,确保顺利完成减贫任务。2019年,根据岑巩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对战区指挥体系进行优化,分别由12名党政班子成员任村作战队长,执行县领导包战区、作战队长包村、村干部包片、网格员包村民小组的指挥体系,高质量地完成“减贫摘帽”任务。2020年,注溪镇紧扣“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坚持执行集团化作战,脱贫攻坚各项收官和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扎实推进,成果显著。

聚焦补短板强弱项

打好“3+1保障”硬仗

教育保障方面,以落实“七长”责任制为抓手,持续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和送教送关爱上门服务率均达100%,无义务教育阶段因贫辍学学生。同时,全面压实帮扶干部责任,指导帮助申报教育精准资助,实现教育扶贫政策覆盖率100%。

医疗保障方面,按照“健康扶贫三个三”要求,持续推动镇村两级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11个。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资助和慢性病签约服务率均达100%,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面覆盖。

住房保障方面,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233户,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圈574户;实施农村老旧房屋透风漏雨整治443户。完成辖区所有农户现居住房屋安全等级鉴定,确保全镇所有农户现居住房屋安全等级均在B级以上。

饮水保障方面,累计实施人饮巩固提升工程项目42个,完成饮用水源地检测和消毒设备投放,水量、水质、方便程度、保证率均达到标准,实施安全饮水有保障全覆盖。同时,全面建立完善后期管护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聚焦农村产业革命

打好产业扶贫硬仗

注溪镇按照山顶“绿帽子”、山腰“绿带子”、山脚“绿毯子”的立体产业布局,抓住三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坚持做大做强杂稻制种产业,推进坝区产业提质增效。紧扣“八要素”,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组织方式,大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村组织为背景合作社的桥梁纽带和种植大户的引导带动作用,完善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全镇3个200亩以上坝区常年稳定实现杂稻制种面积5000亩以上,稳定覆盖农户1490户6100人,其中贫困户410户1590人,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1400余人,人均劳务增收2100元。同时,创新“稻+菜”产业发展模式,压茬蔬菜种植1600亩左右,增加坝区农业产值,实现亩产值达8500元以上。

二是坚持做优做强思州柚产业,深化地理品牌优势。以2016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起点,依托“思州柚”品牌优势,全面提升“摇钱树”致富效应。抢抓与俄罗斯签订《推动贵州精品水果(蜜柚)出口俄罗斯产销对接合作框架协议》机遇,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力度。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商品”变“网品”,逐步推动网络销售新模式,加快“农业商品”向“网络产品”的转变,有效解决思州柚销售问题。同时,强化种植技术培训,全面推进思州柚品种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展大型集中培训20余场,培训种植农户2000余人次。目前全镇思州柚种植覆盖农户2150户8790人,其中贫困户945户3180人,年均产量800余万公斤,产值3200余万元。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1825人,人均劳务增收3500元。

三是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加快实现生态富民。五年来,注溪镇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大力发展油茶及林下经济。一方面,围绕岑巩县“20万亩油茶种植”规划,大力发展油茶种植,累计种植油茶8000亩,其中2020年在中寨、面溪等村新增油茶种植近7000亩,覆盖贫困户557户1860人;另一方面,围绕林下经济发展“村有百亩、镇有千亩”目标,发展林下养鸡5万羽,林下中药材616亩,林下养蜂807箱。全镇现已建成千亩林下经济示范点1个,百亩林下经济示范点7个,覆盖贫困户396户。

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

“十三五”期间,注溪镇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34户1896人。同时,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五个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开展劳动技能培训、送岗上门、引导外出务工等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目前全镇有劳动力的389户搬迁家庭已全部实现“一户一就业”,无劳力或弱劳力的易搬群众已全部落实社会保障兜底。

聚焦人居环境改善

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

一是按照“组组通”三年大决战工作目标,完成“组组通”公路建设33条103.98公里。二是按照人居环境改善要求,完成农村串户路建设91条6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263盏,修建垃圾池175个,目前除整组整寨搬迁村民小组外,已全部实现进组公路硬化、路灯和垃圾池全覆盖。三是按照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投入资金700余万元,新建或改扩建标准村级文化活动室8个。四是按照集镇建设规划,特别是镇行政中心南迁衙院以来,先后实施了岑石公路扩建、集镇道路“白改黑”、集镇污水处理和自来水、公租房配套设施、垃圾中转站建设等项目建设,镇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聚焦劳务就业扶贫

积极应对疫情灾情加试题

坚持把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抓紧抓好,推动贫困户收入达标。2016年以来,劳务输出方面,先后实施了转移就业奖励、一次性求职补助、行李补贴项目,发放补助资金158万元,鼓励1148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培训方面,分别在镇村和项目实施地先后集中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能培训、一户一技能培训等专题就业培训,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1342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方面,先后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管水员、护路员、防疫消杀员和就业援助、就业辅导员等公益性岗位663个。2020年,注溪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扎实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摸排和劳务输出工作,实现劳动力就业4354户10575人,其中贫困户就业1252户2668人。

聚焦资金问效

狠抓扶贫项目实施

按照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要求,2016年以来,注溪镇共实施扶贫项目31个资金2538.1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按资金渠道划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25个1796.1万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6个742万元。按资金用途划分,产业扶贫项目21个2109.1万元,就业扶贫项目4个16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7个263万元。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3100万元用于672户贫困户发展生产,累计贴息344万元。历年的项目实施,聚焦“利益联结”和“因户施策”,严格做到实施前调研论证、实施中强化监管、实施后落地见效。通过扶贫项目覆盖,贫困户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增加,内生发展动力得到有力提升。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

抓好综合保障政策落实

一是抓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民政救助976人78.08万元,通过开展低保提标,现有城乡低保户503户1201人,其中城镇低保70户228人(易搬户享受城镇低保66户219人),农村低保433户973人(贫困户390户877人),两项制度衔接率达92%。现有特困供养户60户62人,其中集中供养15户15人,分散供养45户47人。并同步落实残疾人“两补”、慈善救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惠民政策。二是抓好生态扶贫工作。全镇开发公益性岗位护林员173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岗位工资 800元/月。每年发放退耕还林补贴40余万元,涉及贫困户421户,发放公益林补贴10余万元,涉及贫困户212户。

多管齐下,集团作战使注溪镇顺利实现了脱贫。目前,全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聚焦“十四五”规划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五大”目标

新时代,新征程。注溪镇党委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力量,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核心目标,激发注溪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十四五”期间,注溪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到2025年GDP达到290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到202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2151元;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教育。幼儿入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双基”工程建设,保障群众生活便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提高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落实惠民惠农政策,开展好民政、扶贫、社会救济等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具体的发展战略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二是注重内培外引双向发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三是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是立足农村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25年,将注溪镇建设成为“生态注溪、文明注溪、和谐注溪”。

--> 2021-03-03 ——岑巩县注溪镇“十三五”成果回眸及“十四五”展望 1 1 黔东南日报 c153992.html 1 龙江河畔春潮涌 改革发展势头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