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雪村) 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则中国强。连日来,黔东南各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各地学校通过开展学党史、听英雄故事,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创新红色文化特色体育课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党史教育引领开学第一课。
3月1日上午,凯里市第十三小学举办仪式感满满的“开学第一课”,共迎“牛”气冲天的新学期。学校德育老师为大家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歌声表达对党的祝福和心声,并开展了“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做新时代少先队员”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树立起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
“今天的《开学第一课》举行的非常有意义,我从中知道了许多伟大的英雄,明白先辈们为我们争取得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来报效祖国。”凯里市第十三小学学生皮芸菲体验党史活动后,感触颇深。
黎平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会议,为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央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起点。
在黎平二中“开学第一课”上,学校便并组织了学生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深切缅怀老一辈的丰功伟绩。
“黎平二中将以黎平会议纪念馆为依托,坚持红色文化进校园,以‘国防教育周、重走长征路、红军冲破封锁线’等特色课的形式重现红军长征途径黎平的一个个生动而感人的历史瞬间,让曙光之城的红色文化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烙印。”黎平二中副校长杨文学告诉记者。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黎平二中的学生们心中也种下了一颗红色种子,红色基因在学生们心中悄然绽放。
在镇远、施秉、三穗,当地学校通过播放“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视频,唱红歌、书写学习心得分享体会等形式激发学生们爱党爱国的热情。
走进剑河县城关第五小学,学校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课。课上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遵义会议的历史,以及排雷英雄杜富国舍身救战友等系列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和老师们深受洗礼。
“听完开学第一课,我们备受感动。革命先辈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学习它、发扬它、传承它。”剑河县城关第五小学学生吴昊宇坚定地说道。
在黄平、丹寨、雷山等地,各地学校还通过践行和探索弘扬传统文化和“疫情防控、安全教育”等多元化的主题,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开启新篇章。
以百年党史,立少年之志;以榜样之光,照未来的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愿这样的“第一课”在每一个少年心中永远传承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