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07日

丹寨县:

党员“三包”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 (通讯员 余贵重) 丹寨县采取一个党小组包一个产业、一名党员村干包一个责任区、一名党员能人包一户脱贫不稳定户的“三包”方式,点燃了党建引领新引擎,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个党小组包一个主导产业。按照有利于党组织管理和产业发展的原则,指导村(社区)党支部在产业链上组建党小组302个,明确一个党小组负责包保村里的一个主导产业,推选党员产业大户、返乡创业党员青年等担任党小组组长,切实把党小组的设置延伸到产业链上,把党组织的活动延伸到田间地头,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点燃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推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从“量小散乱”转为“规模统筹”。比如,雅灰乡瓮帮村结合村里产业发展实际,设置了蛋鸡养殖、黑猪养殖、中药材种植等若干党小组,散养乌骨绿壳蛋鸡1万羽、养殖能繁母猪200头、发展中药材和吊瓜种植250亩,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2万元。

一名党员村干包一个网格片区。聚焦村级产业管理粗、成本高、效益低及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难题,探索实施一名党员村干负责包保一个网格片区产业发展的模式,实行“党员村干分片包干”负责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奖励分配办法,推动村干部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风险同担、产业同创、管理同抓、收益同享,推动村级产业扶贫合作社产业收益从“人人有份”转为“多劳多得”。比如,兴仁镇兴仁村7名党员村干分片包保4大特色主导产业和7个吊瓜产业片区,发展吊瓜种植732亩、板蓝根580亩、林下天冬540亩,带动户均增收6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20万元,村干部人均效益奖励1万元。

一名党员能人包一户脱贫不稳定户。针对农村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人口,持续优化持续优化防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严格“四个不摘”要求,在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一名党员能人负责结对帮带一户脱贫不稳定户,通过在思想上引、技术上带、产业上帮,采取“1+1”连心帮带方式,一户一策、一人一措,充分发挥党员能人示范带动作用,帮带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人口发展产业、稳定就业,确保稳定增收,坚决防止返贫,推动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人口“单打独斗”转为“结对抱团”。比如,排调镇排结村党员能人余世才借助自身能繁母猪养殖场,采取招聘临工、仔猪赠送和收购青饲料等方式,帮助脱贫不稳定户张国渊一家人均年收入从4600元提高到8000元。

--> 2021-03-07 丹寨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154379.html 1 党员“三包”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