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见松 吴隆燕) “我们家管理着10余个蔬菜大棚,一月份开始就下种子当月就能长出幼苗,二月份再进行营养袋装袋培养,三月份就能移栽到地里啦,基本上到五、六月份新鲜的蔬菜就能陆陆续续上市了。虽然种大棚很辛苦,但是效益还是挺好的。”近日,在锦屏县钟灵乡函江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函江在育苗棚里一边除杂草一边乐呵地介绍道。
杨函江是钟灵乡阳艾村村民,待人亲和的他在当地有口皆碑,只要提起杨函江,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村里较早走出的一批人,在外打拼多年的杨函江凭借吃苦耐劳的性格,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漂泊不定的生活下,他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返乡创业梦”。
近年来,锦屏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破解返乡创业公共服务不配套、证照办理环节多等问题,做好资源整合、引进人才,创新规划,发展产业。胆大心细的杨函江瞄准这一机遇,在好友的鼓励下,放弃了在浙江务工的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到家乡阳艾村成立了锦屏县钟灵乡阳艾村函江家庭农场,陆续开始流转土地,下定决心要在土地里做出大文章。
返乡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经夫妻两人的苦心经营,目前农场种植面积已达53亩,主要以种植错季节蔬菜为主,种植品种有白菜、萝卜、黄瓜、辣椒、西红柿等。加上杨函江肯吃苦、善钻研,摸准市场需求,农场效益越来越好,年纯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杨函江也成为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更是实现了当初“土里刨金”的愿望。
致富不忘乡邻,真情回报桑梓。在自己致富的同时,杨函江也时刻不忘帮助周边困难群众。依托自己的家庭农场,让大家有活干更有钱赚,通过提供劳务,带动了12户24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收入可达2400元以上,后续陆续分红资金更是达11万余元。
“今后我们将抓住乡村振兴的惠农政策,继续坚持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重心逐步转向优质蔬果种植,发展观光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效益,提高土地附加值。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这几年农场也在积极探索,改变以往农户靠着在农场打工领工资的方式,逐步转变为‘工资+租金+分红’的多元营收模式,不仅能降低管理成本,也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农场更好的发展,带动更多农户、特别是留守妇女和老人增收致富。”杨函江信心满满地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