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11日

丹寨县:

“红色引擎”驱动非公企业开好局起好步

本报讯 (通讯员 谢官梅) 走进丹寨县小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整齐排列的党建工作展板、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墙”、党员活动室里规范的各类规章制度、摆放整齐的党报党刊、内容丰富的党建工作动态……

“在党建指导员莫娜的帮助下,我们今年主要创建非遗主题小镇,让传统和特色‘活’起来。”丹寨县小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陈万勇介绍说,自从成立党支部,该公司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行动都有了党组织的参与指导。

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党组织。丹寨县先后选派195名懂经济、熟基层、善党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到非公企业生产一线担任党建指导员,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助力复工复产。

“我主要的工作是向企业的负责人及职工党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各类组织,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在优秀员工中发展党员等,进一步引导企业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党建指导员莫娜说道。

实施“安家工程”,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组织。

“我是2007年在老家入党,来丹寨以后,我最担心的就是变成‘流动党员’。”丹寨县个体私营协会党支部党员胥安正说,2010年,他离开重庆老家,来到丹寨投资创业,在个体私营协会的帮助下,他的党组织关系很快转到了个体私营协会党支部,支部还为他发放了党员证。“我又重新找到了组织,我的心安了。”胥安正笑眯眯地说

非公经济组织数量多、涉及行业更广、企业及人员流动性强,如何将这些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管理起来?丹寨县以流动党员“安家工程”为抓手,让每一位“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同时,主动抓好非公企业党支部建设,用“红色引擎”助推企业发展。 目前,丹寨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共有党员496名。

“我们九鼎车辆厂有职工128人,现有党员23名,以前都是流动性的,党组织关系都在别的地方,现在我们成立了党支部,有了自己的‘家’,真正把大家的心凝聚到了一起,对我们企业生产和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丹寨县九鼎车辆厂党支部书记李建明感慨地说。

“我们设置党员示范岗26个,党员责任区2个,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等形式,引导党员职工在复工复产中走在前、作表率、当先锋。”丹寨兴富祥立键机械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肖功贵介绍说。

丹寨县创新推行党员进车间、进班组、进管理层、进技术骨干,带头建言献策、带头技术革新、带头争当标兵、带头提高效益、带头推动发展的“四进五带头”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

“我们公司共有11名党员先后被公司提拔为业务和管理骨干,目前公司内部超过40%的重要岗位均由党员担任。”肖功贵介绍说,公司员工杨再进工作吃苦耐劳、技术精湛、成绩突出,支部将其培养发展为党员,并提拔为车间主管。

据悉,丹寨县非公企业共设置党员示范岗100个,党员责任区20个,先锋班组20个,将副总经理、部门主管、班组长、技术人员等发展成为新党员16名,开展培训党员技术人员600人次,党员先锋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40多条,开展技术革新项目2个,推动完成生产销售1000多万元。

--> 2021-03-11 丹寨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154595.html 1 “红色引擎”驱动非公企业开好局起好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