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11日

凯里市文艺界瞄准苗绣做文章

本报讯 (通讯员 杨绍敏) 日前,凯里市文学艺术界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梅香村和季刀村苗绣培训基地,实地了解凯里市苗绣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激发创作灵感,收集创作素材。

苗绣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日益放射出绚丽的光芒。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专程参观了苗绣产业,并对传承和发展这一民族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在3月1日刚刚召开的全国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视频会上,凯里苗绣产业以传承文化嫁接现代要素入选“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在全国推广。

凯里苗绣作为产业发展起步于2014年,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将凯棠镇梅香村和三棵树镇季刀村列为第一批苗绣培训基地,以脱贫攻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合作社产业化经营模式为载体,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市绣娘队伍由原来的300余名壮大到现在的3000多人,苗绣培训基地扩大到12个,她们当中的很多人通过苗绣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凯里苗绣产业必将迎来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此次采风活动,让广大文艺工作者近距离感受苗绣技艺的精湛及其所包含的浓浓生活气息,将目光投向新时代的火热实践。据凯里市文联相关人员介绍,下一步,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苗绣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形成建设性调研报告;深度挖掘苗绣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劳动智慧,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添砖加瓦;收集整理苗绣产业感人事迹和生动画面,通过艺术创造和加工,围绕苗绣这一主题创作出更多文艺作品。

--> 2021-03-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54600.html 1 凯里市文艺界瞄准苗绣做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