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11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锦屏县平略小学 陆炳兰

小学阶段处于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小学语文中所占比重最多的就是阅读,因此教师和学生需要努力对学生进行阅读的高效训练。但是由于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阅读训练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阅读的高效训练,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未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不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给学生定下一个非常大的目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可能会仇视教师,甚至上升到学科,即不愿意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而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目标没有达到可能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够感兴趣,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单方面布置阅读,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元化的检查监督,最终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制定的课堂目标也没有实现。

2、学生缺乏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旧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随机性比较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小学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就表现为阅读时不专心,无法聚精会神,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去阅读,慢慢地就更难跟上老师的步伐,从而逐渐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

3、教师积极性不高。小学语文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教师一方面面对学校和学生的压力,教学压力陡增。而且由于现在学生心智不成熟,年龄过小,教师管理学生难度增大,导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二、影响小学语文阅读的原因

1、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师这个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而专业能力一般包括教学活动能力,与学生交流的能力,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然而有很多教师自身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水平,课堂效果却甚是一般。这就是由于教师缺乏专业能力即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有很多教师初入学校,不会和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因此缺乏兴趣,不仅如此,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步骤的一致,而忽略了教学质量,影响教学效果,从而使语文阅读课堂无法高效进行。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应对策略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课程有兴趣,就会努力去学习语文。只有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情境。比如鼓励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我们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起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且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然后教师从旁进行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创设问题引导解答。如果教师单纯让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可能找不到课文的重难点,不利于阅读课堂的高效进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课堂效率更加提高。而经过研究发现,比较实用的提问方法基本有三种:(1)联系实际。(2)环环相扣提问题。(3)抽丝剥茧看细节。教师要带领学生带着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路去阅读,仔细品味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找出课文背后的故事。这样细心地带领学生读课文,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带领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

3、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要想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就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一节课只有40分钟,课上时间极为有限。如果想要扩宽学生的视野,就要倡导学生多看课外书。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积极正能量的书籍,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提高阅读量。学生只有课外阅读量增大,文化素养才能提高,这会为以后的语文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训练越来越重视,教师要想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高效进行,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还要多提问,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多看课外书,增加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学习。

--> 2021-03-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54609.html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