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11日

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新美景

—— 黄平县推进河长制工作综述

图为黄平县旧州镇川心河道 (资料图)

○ 通讯员 潘虹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漫步在黄平县旧州镇川心河段,河面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花草芳香,清风拂来,令人心旷神怡……近年来,黄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围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主要任务重拳出击,积极推动“河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发动全民齐抓共护同治,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力打造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画卷。

据了解,黄平县辖区内共有33条河和 35 座水库,河段总长度约4221公里。为强化责任落实,黄平以河道巡查常态化为突破口,建立完善县、镇(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制定了《黄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黄平县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实施方案》《“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和《“一河一档”巡河方案》,全面推动河长制落地落实见效。黄平县设立县级河长25名、(镇)乡级河长36名、村级河长83名,2017年至2020年,县、镇(乡)、村三级河长巡河率100 %,累计巡河16380次,召开各类河长会议459次,发现各类问题35个,落实整改35个,聘请135名保洁员清理水面漂浮物、河道两岸垃圾估计为5吨。

面对河湖守护重任,在源头治理上,黄平县扎实开展“五清”、整治“四乱”专项行动,从根本上加强河湖管理。县河长办组织对辖区内所有河湖、水库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做到应改尽改、能改速改、立行立改。2017年至2020年,在河湖整治工作中,完成整治河道10 处,制止26处乱占用河道违法事件,拆除沿河岸线范围内的乱占乱建面积684平方米。

同时,为了提升全民参与“河长制”工作的良好氛围,黄平县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活动,普及水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人人支持水污染防治工作,广大干部群众水污染防治意识得到提升。2017年以来,开展宣传活动20次,发放相关宣传手册20000 本、宣传海报5000张、咨询人数3000多人次。

随着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黄平一条条河流、一座座水库经过“洗礼”正重新焕发光彩。现在,黄平县境内河道环境面貌显著改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河道水体感观变清、变净,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出境水质优于II 类水质标准,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抓好‘河长制’工作,把河长制变成河长治,积极推进水岸同治、建治并举、监管结合、全民参与的治水方针,全面加强水系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让河湖逐步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黄平县水务局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 2021-03-11 —— 黄平县推进河长制工作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154628.html 1 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新美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