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13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放式教学初探

○ 黎平县水口镇初级中学 唐紫娟

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它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主,在探索中发现并获取相关知识为目的。通过开展开放式教学,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与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加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合、延伸、拓展,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更迎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教学《做意志坚强的人》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即将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对“挫折面前也从容”“人生难免有挫折”“让我们选择坚强”等内容的学习体会,以及对自己今后人生的影响和意义。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此外,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上台做小老师,给大家分析和讲解知识,而教师要做好点拨和引导的工作,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互助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与讨论,以及合作表演、竞争、访谈、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政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基础进行合理分组,尽量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均衡,明确组内成员的职责,提高小组合作协调的能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指出:“政治教学不是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主要功能,而是以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将学习变为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敞开心扉,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实话实说”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想,帮助学生深刻反思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学会合理消费”时,教师应让学生踊跃阐述自己的消费观念,有的学生说:“我们现在花的是父母的钱,所以应该节俭”;有的学生说:“我有名牌意识,买衣服就得买名牌”。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很多学生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消费观念,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四、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初中生处在特殊的年龄段,喜欢追求新奇的事物,如果教师长期总是采取不变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厌烦,因此单一的课堂教育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相关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将课堂延伸至校外,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和社会。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科技馆、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工矿企业、参加有组织的一些重大节日活动等,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政治知识与理论思想。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更好地了解自然和社会以及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要将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到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中,比如组织课外学习小组、举办辩论会、演讲会、报告会、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等;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墙报、展板等,来拓宽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渠道。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研究和探索,寻找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 2021-03-13 1 1 黔东南日报 c154823.html 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放式教学初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