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田曜华) 近年来,三穗县通过强化党建统领,优化组织设置,积极探索“网格+”模式,以网格为单位促进基层发展“点线建精、整片建强”。
“网格+支部”,强健基层体魄。通过党支部引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作用,明确1名能力强、威信高、人缘好的党员作为网格员,在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定格、定人、定责等方式,构建“网格+支部”网格管理体系。以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为主线,按照“便于管理、利于服务”的原则,综合考虑网格所辖范围、人口密度、党员数量、分布特点、产业类别等情况,以20—30户的标准划分网格。在各网格内,建立“一牌、一档、一册、一簿”,即网格服务公示牌、家庭情况档案、网格信息手册、民情记事簿等方式,引导党员网格员“上门服务”“零距离服务”“面对面服务”,延伸基层组织服务深度和广度。目前,全县9个乡镇90个村1355个网格,按照“1+1+N”或“1+N”模式配备网格管理员,统领网格内党务、村务等工作,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覆盖”的管理格局。
“网格+基地”,厘清致富脉络。按照“产业促发展、产业带民富”的思路,围绕全县“一种一养”产业布局,采取“上下联动”的原则,划分产业管理模块。由联系乡镇县领导担任产业网格管理片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统筹推进主管部门和实施乡镇制定“一种一养”产业发展方案,成立综合协调、资金筹措、基础设施、技术保障等六个专班,合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11个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任基地建设网格户长,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分村担任产业基地网格员,抓实抓细产发展。目前,通过“网格+基地”在全县集中打造县级连片万亩单品示范种植基地2个、镇级千亩单品示范种植基地12个、村级百亩单品示范种植基地9个。
“网格+社区”,释放服务温度。聚焦“能发展、可致富”目标,立足搬迁群众实际需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全县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党支部、党小组17个。按照户数相当、便捷管理、邻里相熟的原则,将7个安置点划分为36个网格,相应匹配36名网格员、150名楼栋长、176名党员志愿者,将撒在“点”上的党员“串”起来,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网格”的四级工作体系,推行“党支部+网格员+楼栋长+党员+搬迁户”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网格员带领党员志愿者对网格内居民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服务,实现社情民意第一时间收集、矛盾纠纷第一现场化解、服务居民群众第一时间到位。目前,该县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接待群众1.6万人次,36名网格员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7919个、办理实事好事共计5501件、化解矛盾纠纷85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