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欧阳小珍) “许姐,快来跳舞啊!今天我们练习扇子舞《好日子》。”
许姐是天柱县白市镇易地扶贫搬迁户,她家有5口人,大儿子在浙江打工,3个孙子在联山易地搬迁安置点的第八小学读书。许姐每天负责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空闲时间她参加了联山惠民社区《姐妹文艺队》,每天吃过晚饭后就穿着运动衣跟社区姐妹们跳广场舞。在2020年天柱县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文艺汇演活动中,许姐有幸参加了联山街道选送的《给小孩》节目,生动地把易地搬迁户从农村搬到县城的那种喜悦、感恩的心情从内心深处表现出来,获得观众好评。
许姐只是天柱联山易地搬迁安置点文艺爱好者的一个缩影。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热爱文艺的每天在文化广场上唱侗歌、跳广场舞、戈步舞、交际舞,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从农民转变成新市民。
2019年以来,天柱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牵头、联山街道为责任单位共同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工作,不断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培训班,开展广场舞、侗歌、刺绣等群众基础好、兴趣浓、易实施的培训,培养社区文化文艺骨干。共开展文艺培训班10期,培养文艺爱好者300余人。组织 “文艺活动进安置社区”,在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少数民族特色节日等节庆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游艺活动、体育竞技等各种文体活动,促进搬迁群众的互动交往和感情交流,增强群众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建立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天柱县联山街道乡愁记忆馆,为易地搬迁群众留住家乡记忆、守护精神家园;建成占地面积180平方米的天柱县图书馆联山街道分馆,配置图书、书架、阅览桌、电脑、制度牌、字画等物品,馆内各类藏书7000余册,聘请文化志愿者进行管理,已对外开放;建成占地100平方米的天柱联山街道文化活动室,配置书画、棋牌室、腰鼓 、大鼓、乐器、便携式排练音响等丰富搬迁群众业务文化生活;安装电影放映台、大屏幕电视、40个应急广播,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易地搬迁群众,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此外,联山街道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开展了一次电影放映、一次文艺表演、一次楼栋议事、一次文明评选、一次民族传承、一次关爱陪伴等“六个一”文化活动。评选文明社区和最美社区人,制作光荣榜,展示宣传勤劳致富典型事迹和人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引导搬迁群众树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