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16日

麻江复工复产全力冲刺开门红

企业复工复产车间生产场景

○ 通讯员 曹雨萌 李莎 李道美 王承英

春节假期结束,“年味儿”未散,但麻江县各企业的工人们早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全力冲刺新一年生产开门红。

走进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有条不紊地进行产品制作、包装、打包,18条“红酸汤”全自动灌装生产线高效运转。

“我们是2月20日开始复工,21日过后我们116个人就全部到岗。我们春节放假过后现在开始补货,所以任务比较重,我们又在附近新招了10个人进来。目前,每天应该大概都是16吨左右的出货量。”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史勋祝说。

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酸汤发酵和生产加工基地,年储存及发酵“红酸汤”能力3.2万吨。节后开工,公司除了全力抓生产,还着手做好在贵州省内建立辣椒、西红柿、生姜、糯米等原料种植基地的工作,为今年的生产准备足够的原材料。

“今年,我们又开始陆续准备了原料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到龙山农业服务中心,还有合作社开始筹备基地的建设,今年拟规划在全省发展3万亩酸食原料种植基地,在麻江这边将发展8千亩。”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史勋祝说。

贵州省和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跟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一样,一开工就进入了满负荷运行状态,每天都有重型卡车在厂区内穿梭,将生产的钢材运往省内外销售。同时,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公司还在建设新厂房,通过增加生产线丰富产品品种,增加产值。

“我们2021年农历正月十三开工的,为确保开门红,我们也是加足马力生产,每天大概产量900吨,1季度能够实现产值2个多亿。”贵州省和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薛敬培说。

连日来,在麻江县后坝移民搬迁安置点,东莞市鑫音电子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里,工人们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赶制订单,扶贫车间又恢复了往日繁忙景象。

东莞市鑫音电子有限公司于2019年入驻麻江县后坝移民搬迁安置点,车间主要生产音箱喇叭配件,去年,该扶贫车间实现就近就业共覆盖麻江县达100人,每人月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有效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去年我来到鑫音电子厂,打工一年多了,今年我打算还继续在这里做,还要介绍我的亲戚朋友来这里做。”员工赵华翠乐呵呵地说道。

据悉,鑫音电子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人数已达40人,因订单需求量大,车间还将扩招到100名生产工人。下半年,该公司将继续扩大规模,投入使用新的扶贫车间,届时将吸纳更多的群众就近务工。

东莞市鑫音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伍子凤介绍说:“我们春节后初八就已经开工了,现在需要大量的员工,有很多的订单要赶货。”

了解到车间用工需求增加,官井湖社区主动充当公司的“招聘员”,为公司宣传推广,帮助扶贫车间尽快完成招工目标,实现车间满负荷生产。

“春节期间,我们的返乡人员非常多,在春节期间对我们的搬迁群众进行就业宣传,希望她们就近就地就业。”搬迁安置点社区党支部书记文红梅说道。

截至目前,麻江县移民小区已有3家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复工率达到50%。预计在元宵节过后,复工率将达75%。

--> 2021-03-16 1 1 黔东南日报 c154903.html 1 麻江复工复产全力冲刺开门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