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16日

凯本镇: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报讯 (通讯员 朱胜攀 杨瑞 代政贤 余欢) 今年来,岑巩县凯本镇紧紧围绕“坚决防止返贫”底线要求,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不误农时不负春,田间地头忙耨耕。这几天,在小寨村的油茶基地里,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员忙着指导村民在油茶基地里除草、施肥。

“不论是油茶、果树还是中药材,我们都随时下来给老百姓开展技术指导。” 凯本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龙汉广说,油茶是一种怕涝的作物,基地正在进行开沟排水,现在是施肥期,中耕除草有利于增加油茶的产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凯本镇通过实施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43岁的杨军朝是一名共产党员,之前一直都在外务工,2010年在政府惠农政策的宣传下,得知油茶不仅养生,而且市场价格特别高,政府对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大,于是就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

“我是2011年回来种油茶的,当时我种的是裸苗,裸苗只有60%左右的成活率,加上当时路也不好,我都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最后通过政府的帮助,给我们补苗,开展技术指导,我才又继续发展油茶种植。”杨军朝说,这两年油茶得到了丰收,去年产量5万多斤,收入10多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近年来,凯本镇通过强化乡土人才队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构建优越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吸引外出打工人才返乡创业,实现“梧桐引凤”“以才聚才”,不断强化人才“集聚效应”。

“我毕业两年了,感觉在外面也不好赚钱,又照顾不了家里,就回来了。看见村里杨书记种植油茶、黄精,收成越来越好,我也跟着种了一点药材,去年种了一亩多,赚了一万多块钱,我现在对种植药材越来越感兴趣了。”小寨村黄精种植返乡人才张杰高兴地说道。

小寨村是凯本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该村返乡创业4人,发展黄精种植200余亩、冷水鱼养殖100余亩、蜂糖李150余亩、林下养蜂100箱,带动农户3000余人务工,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外务工回村的群众看到我们产业发展好,也有一些大学生通过产业发展留在家里,现在搞得风生水起。”小寨村党支部书记杨军朝说。

退出脱贫后,为确保脱贫成色足、质量高,凯本镇保持帮扶力量不减弱,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选派优秀干部和返乡创业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

“脱贫攻坚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凯本镇组织委员杨佳衡说,一是加强对产业扶持力度和惠农政策的宣传,今年的油茶任务是300亩,已经落实360亩,完成征地300亩,现在已经开挖了240亩,今天17000株苗已经调到现场,完成植苗56亩;二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年前该镇出台村级后备力量选拔公告,截至目前有17人参加报名。

据了解,凯本镇计划今年全镇实现杂交水稻制种1300亩、油茶种植3000亩、辣椒种植2000亩、优质烤烟2000亩、中药材种植8000亩、特色水产养殖1000亩、林下养蜂2400箱、林下养鸡3万羽以上。

--> 2021-03-16 1 1 黔东南日报 c154914.html 1 凯本镇: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