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雪 张清华) “这次召集大家来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第一批猴头菇陆续成熟了,我们如何将这批猴头菇销售好,后续的猴头菇如何管理好,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近日,三穗县款场乡等溪中心村党小组组长龙克智 在等溪村猴头菇基地向大家分解任务时说道。
“目前基地已全部完成菌棒上架工作,前期上架的菌棒已不同程度的出菇,首批菌菇已经陆续成熟,3月底达到出菇高峰期,5月底采收完成,期间共带动农户临时务工70余人,人均务工增收0.5万余元。”龙克智告诉笔者。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等溪中心村由原等溪村、中等村、便路村、桂平村合并而成,面积增大、村组分布较广、无职党员多,为了更好地调动资源优势、激发自治活力,等溪中心村成立功能型党小组,引领乡村大变样。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有相关经验的党员带头,带动其他党员、群众一同学习种植和管理,大家一起干事有劲头。”等溪中心村党支部书记万台信说。
据了解,款场乡等溪村党支部把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农村党员组织起来,成立食用菌党支部,按照“支部+合作社+功能型党小组”模式,将支部分成5个党小组,两个组负责就业服务,两个组负责基地管理,一个组负责技术指导,实现技术和服务共享,做到了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
等溪中心村的实践,正是款场乡探索推进“功能型党小组”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款场乡各党支部积极建立“功能型”党小组,通过“支部引导、小组长牵头、党员互动”的方式,组织好党小组这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最小细胞”,激活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探索建立了“党小组+坝区经济”“党小组+服务群众”等多种微小组形式,让基层党建焕发出蓬勃活力。
“功能型党小组按照各自职能,分散、灵活、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党员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各自的特长也有了展现的平台,党员与群众之间沟通熟悉的机会也多了。”三穗县款场乡党委委员、组织员高雪说。
截至目前,款场乡结合产业发展、就业服务、政策宣传等情况,共划分了22个功能型党小组,吸纳324名党员参与其中,实现40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务工收入1000元以上,发展林下养鸡、林下养蜂、香芋、中药材、食用菌、生态循环养鱼等产业,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