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18日

丹寨县全力打造绿色“聚宝盆”

本报讯(通讯员 龙丽琴 何宣杰) 近年来,丹寨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不断推进林下产业经济发展,让林下遍地“生金”,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春日气温回暖,丹寨县林下食用菌长势正好。在金泉街道的林下猴头菇培育基地,搬迁群众正忙着采摘、分拣、装车猴头菇。

金泉街道金钟社区居民韦友祝说:“我早上7点半到培育基地采菇,一天可以采20筐左右。搬迁到这里挺好的,来这里做事一天也有100元的收入。”

为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2020年,金泉街道培育种植了猴头菇、大球盖菇等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近20万棒,出产的食用菌品质良好,深受消费者青睐。

“这两天的订单量比较大,现在我们就是在分装订单、配送。我们的鲜菇卖16元一公斤、干菇卖140元一公斤,主要销往县城及周边城市。” 金扬社区名扬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林小容边忙着装货边介绍说。

在兴仁镇烧茶村林下养殖基地里,饲养员正在给七彩山鸡投放饲料,这些山鸡是雅灰乡雅灰村和叮咚村的产业,雅灰乡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2018年,管理人便把它们的“家”挪到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烧茶村,实现异地置业增收。

“我在基地就是放料、看鸡、喂鸡,不要让它们打架,打架会影响山鸡的品质。我每个月收入有3000多元。”雅灰乡羊高村村民韦建敏高兴地说。

去年,该基地共养殖了4000羽七彩山鸡,实现总收入40万元,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去年年底,让雅灰村和叮咚村160户人均领到500元的分红金,今年,该基地打算把养殖规模扩大到1万羽。除了林下养鸡项目外,兴仁镇还用足用好当地林地资源优势,发展了林下中药材、林蜂等特色产业,让林下经济成为村民增收的“好宝贝”。

“2020年,我们完成林下中药材种植9860亩,发展林蜂2100箱,林鸡存栏10万羽,出栏13万羽,今年,兴仁镇将围绕凯丹麻经济带和以烧茶村为核心的万亩林下基地,继续扩点、扩面,计划新增林下中药材种植5400亩、林蜂3500箱、林鸡养殖13万羽,不断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兴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志远说。

据了解,目前,丹寨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18万亩、林下食用菌50亩,2020年,林下养鸡出栏34.5万羽。

--> 2021-03-18 1 1 黔东南日报 c155108.html 1 丹寨县全力打造绿色“聚宝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