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武珂 陈斌 记者 龙晓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3月19日,记者从州政府办了解到,面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需要,我州人社、公安、卫健、扶贫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打好“1+2+3”就业组合拳,全力以赴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以“一个台账”为出发点。从1月1日起,人社、公安、卫健、扶贫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县(市)为主体,以乡镇、村居(社区)为单位,统筹县、乡、村干部及村民小组长等2.83万人的劳务就业组织员队伍,组织开展务工劳动力信息排查,全面摸清务工劳动力就业培训意愿,通过建立“日调度、三天一通报、约谈”等制度,强化县、乡、村层层签字把关后报送,精准建立建实务工劳动力信息台账。截至目前,全州已建立务工劳动力信息台账37.91万人。
以“两个结合”为切入点。切实出台留岗稳岗政策。结合州情实际,督促和鼓励各县(市)切实制定留岗稳岗政策措施,为精准掌握务工人员信息、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和有组织返岗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今年以来,全州通过就业补助资金兑现落实各项政策、补贴6076.83万元。切实宣传留岗稳岗政策。1月10日以来,州人社局派出3个工作组、16个县(市)先后派出29个工作组,分别赴广东、浙江、福建等务工集中地对接联系和宣传政策,积极协调当地政府、企业落实稳岗政策。各县(市)人社及相关部门及时前往园区、企业召开座谈会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并深入车间宣传留岗稳岗政策。截至目前,发放政策宣传资料52万余份,推送各类媒体开展新闻报道350次,提供公共就业服务15.4万人次。
以“三送服务”为落脚点。开展专项服务行动“送温暖”。以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退捕渔民等为重点,积极开展送温暖留心、优服务留人、强政策留岗、技能培训等专项服务行动,全州走访各类企业299家、慰问留岗人员4903人次,发放慰问金32.75万元,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冬季充电”行动培训9.48万人次,其中技能培训1.3万人次、感恩培训8.18万人次,帮助务工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5010人。
设置服务点向前靠“送岗位”。在凯里高铁南站、凯里客运站、凯里火车站分别设置务工劳动力就业服务宣传点,各县(市)通过在火车站、客车站、商场、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置就业服务宣传点,发放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宣传资料,提供就业服务。全州共设置务工劳动力就业服务宣传点578个,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164次,达成聘用合同或意向1.16万人。点对点一站式输出“送返岗”。通过协调组织直达专列、包车客运、用工企业专车接返等方式,保障有返岗意愿和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务工劳动力点对点一站式输出就业,让我州提供的“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就业服务惠及更多务工人员。截至目前,全州通过点对点输送务工劳动力返岗及外出就业1.34万人,其中:开行专列3车次1105人,开行专车194车次7956人,给予交通补贴3359人,由省外人社等政府部门或企业出资组织返岗及务工10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