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21日

《台江县苗族学生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缺失成因》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台江县第三中学 杨俊荣

台江县是一个少数苗族聚居区,有着“天下苗族第一县”的美誉。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学生,要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要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近年来又受一些流行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网络等高科技的影响,使得本县一些苗族学生在自己民族文化意识上出现迷茫,觉得少数民族文化登不了大雅之堂,出现民族文化自卑感。因此,对学生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缺失的心理成因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统计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1、对苗族文化关心和自主投入不够

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了解。调查结果显示97.52%的学生是苗族,会说苗语占72.17%,会一点的占11.57%,竟然有13.77的学生不会说苗语,还有2.40%的学生会但不想说。关于苗族的一些故事、来历、歌谣、禁忌、风俗,回答很了解的只占3.03%,了解一点的占到76.03%,不了解的占14.87%,懒得了解的占6.06%。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都只能了解一点关于苗族的一些故事、来历、歌谣、禁忌、风俗,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或懒得了解。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都是苗族,竟然有一部分会一点,不会说、不愿说苗语。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的内涵等知之甚少,或者不愿深入了解,没有自觉接受和融入苗族丰富的民族文化。

2、自觉参与民族文化活动热情不够、参与度不高

学生自觉参与民族文化活动是学生形成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的载体和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参与只占7.43%,偶尔参与的占12.94%,不参与的竟然占51.23%,还有学生觉得没意思,根本不理占28.37%。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的培养和活动的实施。

3、苗族自身整体对民族文化活动淡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参与热情。学生所在村寨的苗族风情、风俗完好保存的情况调查显示,保存很好的只占12.12%,有一点占52.06%,基本消失的占20.66%。与身边人很少谈论关于台江民族文化的话题。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民族物件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这就与社会的影响息息相关了。

4、娱乐活动多元化也是造成学生民族文化自觉缺失的主因之一。过年过节时间,学生参与村上民族文化活动的只占9.45%,而在家玩电脑、玩手机占到81.54%。

5、对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和风俗有抵触心理。调查显示,反感、无所谓占68.5%。

6、社会的氛围不够,成人以身作则方面欠缺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作为学生最为亲密接触的教师在以身作则方面还是欠缺的,在学生眼中,老师参与度很少,虽然这种比例不大,但是影响却不能忽视。作为家长,在以身作则方面也有欠缺。学校与村里举行的活动很少,要求学生参与的不多。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在一部分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体现只要政府引导、学校组织的话,85.29%的学生都愿意参与。学生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缺失的原因就要追溯到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对学生的要求、引导、提倡、培训、举办等的深层次问题了。

7、学生对本民族情结、对本民族文化的审美观有所偏差也是造成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缺失的原因。

8、缺乏学校和政府的正确引导。在调查中,有84.3%的学生表示只要学校和政府正确引导组织,他们很愿意参加相关活动。这说明造成学生民族文化自觉缺失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和大环境的原因外,学校和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也起着重要作用。

9、社会大环境在压缩苗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狭小的文化空间里自然造成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信缺失。在问卷调查中,社会开展活动、民族实物展示平台、大人谈论话题等都偏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在心理会受到很大冲击,自觉自信缺失就不可避免。

民族要自信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成熟和强大的标志,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起到奠基性的作用。作为学校、社会、家长等都应各尽其责调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和症结为课题的研究和转化措施找到切入点和抓手。此次问卷调查工作为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 2021-03-21 1 1 黔东南日报 c155359.html 1 《台江县苗族学生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缺失成因》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