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邰胜智) 近日,走进中国太子参之乡施秉县牛大场镇,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太子参产业基地,一块块泛出绿意的土地上,被整齐划一的条形药垄勾勒成一幅幅线条优美的画卷。
近年来,施秉县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突出市场导向,依托自然禀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扎实推动“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绿色生态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太子参中药材主导产业品牌,坚决做好绿色转型发展文章,形成了以牛大场镇为主区,其他乡镇复制推广的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高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目前,该县发展太子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5万亩,创年总产值达3000余万元。太子参产业帮助农户开出了一条生产增收致富路子,切实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根基。
在该县牛大场镇牛大场村,随处可见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太子参幼苗管护,施肥、除草、浇水、喷洒杀虫剂,劳动场景如火如荼。
牛大场镇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地势高气候好,年均气温14至16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060毫米,土地肥沃,土壤以黄、红泥为主而抗旱力强,土质呈弱碱性,有丰富的腐殖质,属富钾缺磷偏高地区,且高原性季风气候明显,非常适宜种植太子参中药材。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始终坚持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推进“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全速推动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的强村富民步伐。
牛大场村属该镇太子参产业发展中心区,该村通过形成“支部牵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发展思路,带领全村种植太子参3.6万亩,帮助农户户均年增收10万元以上。
“今年我家种植50多亩,比去年多种了15亩,如果市场价格好,按正常亩产计算,年收入20多万元没有问题。”正在基地里给太子参喷洒杀虫剂的牛大场村村民杨林说。
据了解,施秉县牛大场镇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出的太子参产品饱满粗大、色泽鲜黄、质量上乘,深受药界商业朋友青睐,销路渠道好,增收有保障。目前,该镇发展太子参种植产业有3000余户,种植面积6.8万亩,年产量达1200余吨,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西南药城”“中国太子参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