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邵平) 今年来,榕江县塔石瑶族水族乡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顺利衔接乡村振兴总目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树牢党建带村建、组织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意识,着力在“建、统、创、带”环节上下足功夫、发足狠劲,为引领乡村振兴有序起步提供坚强保障。
唱响“建”字调,提升组织能力。塔石乡党委坚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紧盯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岗位考核等方式,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教育,逐步提高党务业务能力,持续强化支部书记队伍水平提升;同时,立足岗位,采取多种政策激励,激发队伍干劲,强化担当作为。全乡已有1名村支书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3名村支书实行“一肩挑”。此外,着眼今年村“两委”换届工作,将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知识青年、致富带头人等有志青年纳入后备力量,重点培养优秀青年党员,选优选好农村支部书记接班人,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写好“统”文章,做好全局谋划。为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顺利衔接乡村振兴,塔石乡党委提前谋划,统筹布局,召开产业发展务虚会,围绕全县“6+3”产业发展思路,初步规划乡村短、中、长期特色产业;特别对“塔石香羊”“乔央山味”等特色品牌及竹林、油茶、板蓝根等本地资源产业发展,厘清发展思路,构建了“瑶山水韵·香羊小镇”发展构想,梳理了“三族”(瑶族、水族、苗族)“四水”(安全饮水、灌溉用水、消防用水、排污水)“五山”(八宝山、大坪山、月亮岩山、文家坳、麻阳坳)等全乡发展蓝图。同时,全乡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班长、各业务部门干部为组员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共5个专班,大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为“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局、稳妥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足“创”功夫,加强示范带动。为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塔石乡以示范村创建提升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行“党支部+”模式,在支部阵地建设、农村产业发展、乡村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以乔央村为主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充分借鉴“三变”经验,运用“三社联建”工作成效,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持续强化技术指导,不断优化发展模式,逐步拓宽产销渠道,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乡板蓝根产业700亩、育苗26亩共500余万株,草珊瑚产业500余亩。目前已在村内种植桃树450株、梨树450株、山茶花树50余株、樱桃树30株,实现村寨美化全覆盖。在示范村引领下,突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实现全村推进全乡提升。
做实“带”工作,增强实干激情。塔石乡党委着力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带动作用,抓住关键问题,强化示范引领,推动整体提升。采取机关支部带动农村支部、干部党员带动农村党员等方法,乡机关党支部结对帮带怎贝村党支部,并由支部书记盘英带7名机关支部党员深入怎贝村深入了解当前支部建设、产业发展、村寨建设、后备力量培养等情况,综合分析研判,拟定帮针对性带计划,有效提升帮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