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正洪 金虹杰
走进袁开飞创办的黄平金牛农牧公司养牛基地,四周绿草茵茵,三个养牛大棚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牛舍内,“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一头头健硕的西蒙达尔牛探头探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袁开飞告诉笔者:“自从基地建好之后,每一年当地的农户帮我们种植的优质牧草和全株青贮玉米,就将近有2000吨左右,付给他们的收购资金每年大约在100万元左右。”
2017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力度的深入推进,袁开飞下决心扩大养牛规模,通过财政扶贫资金+自筹的方式,共投入近2000万元建成黄平金牛农牧公司养牛基地,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感谢企业到这里来发展种草养牛项目,我家两口子才有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我们在这里务工三年了,两个人一起一个月也有7000元到8000元的工资,解决了我们供三个娃娃读书困难。”务工村民潘光兰激动地向笔者说。
养牛基地建成投入生产后,袁开飞坚持绿色、生态的喂养方式,一直以草料和苞谷、小麦等粮食作物喂养,因而他喂养的牛远近闻名,备受市场青睐。
“我是这个公司的老顾客了,他们公司养的牛牛肉质量好,也很诚信,我们一直和这个公司长期合作,而且合作得很愉快。”凯里牛肉经销商杨昌胜说。
作为公司法人代表、乡亲们公认的致富带头人,整天忙里忙外的袁开飞,有时候也感觉到很疲惫、很辛苦,但他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那些亲切的话语来激励鞭策自己。他告诉笔者:“每当感觉到很疲惫的时候,一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的生活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这段话,他就觉得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袁开飞当选政协委员近四年来,一直认真履职尽责,他先后提出了10多条扶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今,袁开飞创办的养牛基地越做越大,牛出栏每年保持在1000头以上,常年带动40人稳定就业,每年仅发放工人工资就高达100多万元,直接或间接为该村群众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让老百姓的就业、收入等方方面面都有保障。
袁开飞说:“我们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这完全得益于国家很多很好的政策扶持,所以我要坚持把种草养牛这条路走下去,带领更多的乡亲们早日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