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县中等职业学校 龙调琴
实践能力不仅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推动着人类进步,帮助人类实现自己价值的动力。但是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例如社会一方面需要实用型、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拥有劳动技能的人才;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职校又大量培养着理论性的人才,职校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并没有适应社会对其劳动技能的需要,从而形成失业问题,造成我们社会的就业压力。所以,当前发展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是非常有必要而且符合我们社会发展需要的。但是当前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劳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也是一个必须得到重视的问题。许多职业技术学院在实际的教学中,过多地偏重于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自己职业教育的定位。将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和理论教育的科研型人才混为一谈,用枯燥的课本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劳动实际活动,这不仅不符合新时代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而且也不利于职业技术类的人才将来走上社会,在社会中寻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
一、研究意义
如果只懂得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却没有相应的劳动技能,那么,再丰富的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对于实践并不能起到指导作用。当前,社会对于职业技术学生的反馈中也可以看出,经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但是对于企业实际需要而言,这个劳动还是有所欠缺,急需提高的。所以,本文将从职业教育中劳动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方面着手,想办法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职业技术教学中学生劳动技能,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职业教学中劳动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定位问题,不注重劳动技能培养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校中,定位模糊现象普遍存在,而这种模糊的定位,又会导致学生缺乏相应对劳动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我国开办职业教育历史较短,甚至有些职业教育学院就是由一些综合类的大学开办或者附属的,所以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界限不清晰,过多地在乎对学生文凭的培养,却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劳动技能的培养,这种现象的结果就是我国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劳动技能有所欠缺。这样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不符,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有部分职业教育学校,所考虑的并不是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实际劳动技能,而是在考虑如何将学校升级为高中或者本科院校,这也就影响了我国具有高劳动技能的人才输入和供给。我国正处于制造业大国向智造业大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拥有高技能的职业人才,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与学历教育互相补充,而不是同质化,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从而实现更好的职业教育。
2、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缺乏劳动技能实训课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中,实际的劳动技能培训与西方的教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劳动技能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我们的教学实践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在许多职业教育的学校之中,并没有安排足够的劳动技能实训课程,而且相应的教学设施也极度缺乏,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导致职业教育中的劳动技能培训缺乏相应的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深入到实训基地,进行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硬件设备的机会都不够。而且在教学评估中,更多的是以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却没有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劳动实践能力较差,也很难满足实际企业生产的需要。而且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都没有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例如多媒体、模拟机床以及自动化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不健全也是不利于学生去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3、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
在我国职业教育之中,考核制度不完善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效果的考察,还是以学习成绩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是没有一个完善的考评制度,无法对学生的实际劳动技能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的考评,主要方法就是由国家统一组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学生在至少学习一年之后才能参加考试,这种测评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反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并不知道自身在前期的劳动技能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而且自己的努力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得到反馈,这就导致其对相应的劳动技能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意学,也不愿意去主动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
三、职业教学中劳动技能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
1、在校内建设劳动技能实训基地,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
职业教学的学校,应该针对实际的教学需要,在校内有针对性地建设劳动技能培训的基地,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校内打造具有竞争实力的王牌专业,并且和企业进行对口,按照企业的需求,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培养企业切实需要的人才,在劳动技能培训合格之后,直接输送给企业,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用工荒的难题,达到两者的完美统一。同时,校内的劳动技能实训基地还可以吸纳企业的资金,为学生提供高水平装备的模拟仿真实训条件,或者企业实际生产设备,将企业的员工培训在校园内完成,减少企业成本,同时可以由企业的优秀员工,来校园内的实训基地进行操作培训,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实效性,而不是盲目地啃书本知识。
2、完善考核制度,让考核更具有实效性
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反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有效的考核也可以让学校及时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和任务,让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所以,职业教育的学校应该除了国家统一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之外,平时也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考试,让学生实际展示自身的劳动技能,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日常的竞赛,以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去提高自身的劳动本领,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际效果。
3、深化职教改革,形成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办学模式
职业教学的学校,也可以采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双证并举”等不同的方式,把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塑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期间,也能够在企业中学习实际上机操作,感受企业的氛围。同时还可以适度地获得劳动报酬,补贴学习产生的费用,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感受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经济利益,从而让学习更具有热情和动力。
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应该贴近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出来;从而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职业教学工作者也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实现好职业教育的目标与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