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敏 吴念) 企业要发展,环保须先行。近年来,位于岑巩经济开发区的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绿色崛起”为指向,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加快碳素产业从低端开采加工向环保材料研发、绿色生产转型,“黑色”产业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绿色”新动能。
黑色的车间、黑色的厂房,甚至连厂区内的空气也染上了黑色。这是传统碳素企业给人们留下的“黑色印象”。近日,笔者来到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只见厂区环境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空气格外新鲜。
“以前人在车间上班就像挖煤一样的,现在上班都是干干净净的,环境很舒适。”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员工王升跃说。
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于2016年入驻岑巩经济开发区,2018年初,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运行。年产特种石墨制品5000吨,微孔、超微孔碳砖4万吨,碳块2.8万吨,炭糊类制品10万吨。
“我们生产的产品广泛用于建材、电子电力、航天航海等领域,2020年,公司年产值达1.52亿元,创税300余万元。”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华生介绍道。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贵州兴隆碳素有限公司投产以来,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对煅烧、脱硫、除尘等环保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能源做到“吃干榨净”,奋力构建高端、智能、绿色、高效的新型工业。
“在环保方面,我们企业都是自动化生产,环保设备里面的材料吸收以后,可以再利用,再生产,包括水,也都是循环用水,这样既做到绿色生产,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华生说。
根据“十四五”岑巩县工业总体规划布局,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围绕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按照“碳+”发展思路,以绿色引领新型工业化,全力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并同步推进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把节能环保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期的环保设施和其他综合性设备在现有基础上要提升很多,环保设备投入在50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时,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环保管理制度,提高职工环保意识。”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华生说,要让绿色发展理念“生根发芽”,推动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
“公司力争在2025年之前,构建以锂电负极新材料为主的碳产业链体系,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实现年产值25亿元,创税2亿余元。”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华生说。
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的发展,是岑巩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从“黑色”产业到“绿色”发展,该公司不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助推岑巩碳素产业向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唱响新时代岑巩工业发展“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