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30日

锦屏县:

党建引领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 通讯员 龙见松

今年来,锦屏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选派第一书记扎根一线,当好“领头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抓好文明乡风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点燃乡村经济发展“红色引擎”。

组织强了,发展更有劲头

走进三江镇小江村,整洁干净的道路两旁盛开着灿烂的樱花,不远处的坡头上木耳长势喜人,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林间劳作,淳朴的民风扑面而来。

“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种植的木耳长势很好,每年分红都能让合作社的村民从中受益,长期在此送货和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一年也能赚到将近一万元,既能有效解决家门口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问题。”小江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景甲一边采摘木耳乐呵道。

到小江村驻村的田景甲根据村组实际,找准发展方向,牵头成立了林下黑木耳种植合作社,建立起林下黑木耳产业发展基地100余亩,采用“仿野生”高效种植模式,使小江村村集体经济成功破壳。

如今,昔日的小江村在他的带领下早已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全县先后选派的第一书记通过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带班子强队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乡风美了,发展更有奔头

乡村治,百姓安。锦屏县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精准把脉“乡村治理”。

走进平鳌村,干净整洁的路面、整齐的绿化带、房前屋后花香鸟语,到处都展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面貌。平鳌村党支部主动作为,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两委谋事、寨老议事、群众理事、村干干事”的“四事”管理模式为抓手,全面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农民群众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通过完善修订村规民约,重塑村寨文化、改变村寨面貌,平鳌村发生的变化是全县多个村寨的典型代表。特别是今年以来,根据各村实际,或延续古训,或制定新规,全县196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地制定或修改了村规民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必要保障。

产业兴了,发展更有盼头

这几天,在彦洞乡黄门村的锥栗育苗基地,村民们打畦、撒种、施肥,为合作社下一步种植锥栗做好准备。“我们把土地流转了出去,然后在村上成立的合作社里务工,让我们这些村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多亏了村党支部领路领得好。”村民王贵凤说道。

黄门村以往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为找寻一条适合的发展路子,联系该村的驻村干部和村组成员一道通过深入调研,调整以锥栗产业为主导的林业经济结构,引进客商发展锥栗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步伐。此外,村“两委”整合现有资源,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联系销路,形成了优势互补,良性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锦屏县大力发展“三区”经济,通过做“精”坝区、做“活”林区、做“优”水区,走出了一条适合锦屏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使得全县农业产业由零散、单一、传统向高效、多元、可持续转型,让千年沉寂的土地、森林和水域焕发勃勃生机,推动着乡村振兴前进的步伐。

--> 2021-03-30 锦屏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156014.html 1 党建引领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