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30日

章瑛:让爱心种子生长发芽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军 陈雪村

“我想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样子。”

“我想要一套文具盒,可以放我的笔。”

一个个简单朴实的愿望,震撼着章瑛的心。2019年7月,章瑛参加了“第九世界”公益组织的支教活动,第一次来到黎平。

12天的支教活动,章瑛切身参与其中。“大山里的幼儿一样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现实条件却将他们的梦想阻隔。”章瑛说,“我当时就下定决心,我要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此时,章瑛心中已悄然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

2020年2月20日,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号召,原杭州市下城区星辰幼儿园园长章瑛背起行囊,加入杭州市援派黔东南州支教团队伍中,再次奔赴黎平,挂职黎平县城关第六幼儿园园长,开启她浇灌爱心种子的旅程。

用心打造一个乐园

黎平县龙形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一栋崭新的、色彩多样的建筑特别显目。

远远看去,一面五星红旗和“幸福生活,快乐成长”八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黎平县城关第六幼儿园,是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项目之一。

杭州市从支援项目建设,到派遣园长支教,为黎平县打造一所具有东部特色的幼儿园。

2020年2月,章瑛来到黎平时,幼儿园教学楼还未竣工。

2020年5月,开学前的校园垃圾清理、环境卫生、物品搬运、消毒消杀、文创布置等前期工作,是章瑛与六幼的老师们一起完成。

“一切从零开始,虽然辛苦,但为我植入‘幸福生活,快乐成长’办学理念提供了先天便利。”章瑛说,“我们亲手打造了一个‘安全 生态 温馨 美观’的环境。”

园内设有专用室、阅读室、科学实验室、多功能厅等活动室,室外场地满足体育锻炼、户外游戏、亲近自然各项要求,为幼儿创设了和谐、自然、生态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在章瑛及老师们精心筹划下,校园的墙壁也成为了“会说话的老师”。门厅处彰显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走廊墙上展示着大千世界的美景,教室中描绘有杭州西湖、雷峰塔等美景。

校园里,从每一面墙到每一处景物、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育人的价值,幼儿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幸福、快乐的氛围。

章瑛介绍,环境塑造虽然重要,但做好幼教工作,要有吸引幼儿的特色课程,比如开设多彩植物种植、认识不同水果、颜色“变变变”等趣味活动课,让幼儿们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章瑛与老师们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年龄特点等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年级特定的打招呼方式,做到动静交替,并以游戏为主,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纸盒机器人、易拉罐直升机、纸筒火箭……每个教室的作品展示区域,全是幼儿们“变废为宝”的杰作。幼儿们和老师一起收集、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纸盒、塑料瓶、易拉罐等废旧物品,共同设计、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玩具。

“我们的课程,就是尽量去满足幼儿奇妙的想象力。”章瑛一脸幸福地介绍道。

营造灵活的教学氛围

冬日的阳光,暖洋洋照射在六幼的操场上。

操场里,幼儿正在玩乐。跳跃、环绕、跨越、匍匐前进……大家用着不同的方式、姿势跨过老师设置的路卡和路障。

有的幼儿勇于尝试,越过了障碍,有的幼儿则没有成功。保教处主任姜胜连在一旁,细心观察着幼儿们的一举一动。

如今的姜胜连,对这一幕感到很不可思议。曾经的她是带着幼儿们玩、手把手教幼儿怎样去玩。

不仅仅姜胜连一人的感受,多数六幼的老师都有切身体会,这是章瑛所带来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幼儿们很灵活,老师也应该是灵活的。”这是章瑛对老师们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灵活性,章瑛要求老师要具备一个“大肚子”,装得下大量的儿歌、大量的故事和大量的游戏。

做一个“大肚子”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更多的知识储备。

“以前的教研活动,就是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开会研讨某个教学问题。” 大(一)班老师张丽告诉记者,过去在乡镇,三个月才组织一次教研活动。

现在六幼里,随时随地进行的教研活动,已让张丽快速适应其中。走廊里,教室里,办公室里,都有老师们的身影,凑近了才知道他们又在说课堂,谈学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任何问题、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展教学研究,让老师随时思考。” 章瑛说,现场发现问题现场研究,研究完后立即实践,并全程跟踪记录,以提高老师的灵活度。

六幼里自由灵活的教学氛围,让老师们的成长越发地明显。

一直以来,章瑛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她始终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老师身上的闪光点,并根据不同的老师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手把手指导她们、帮助她们。面对六幼未来长远的发展,章瑛对每一位老师制定一份三年规划以及成长目标。

“我愿用自己全部的力量推着老师们向前走,帮助她们快速提升与进步。”章瑛坚定地说道。

通过半年来的交流与实践,老师们已从“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的思想逐渐向“我应该做什么?”“我还能够做什么?”上飞跃。

教会幼儿会玩乐

老师们的快速成长,也促进了幼儿们的快乐成长。

幼儿入园时,老师先问三个问题:“你想玩什么?”“你想跟谁玩?”“你想怎么玩?”

聊起这一连串的问题,章瑛解答了记者的困惑:“你想玩什么?”是体现的自主思想,让老师去尊重幼儿的选择权。“你想跟谁玩?”是让幼儿们增强互相协作的能力和增进团队合作的精神。“你想怎么玩?”是让幼儿多开动脑筋,有智慧地去玩。

章瑛告诉记者:“要相信孩子,放手给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做一个幸福的旁观者。”

六幼遵循着“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的原则,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的生活。

采访当日,记者在操场,看见幼儿们自由组成小组,玩跳圈运动,几轮下来,幼儿们已觉得乏味无趣。章瑛便拿出一张纸来,画出其中一个小朋友刚刚跳圈的轨迹。

“一只脚落地是一个圆圈,两只脚落地时,是两个圆圈重叠相交,刚刚他是不是这样跳的?”大家上前看到图后,纷纷点头,图上的活动轨迹,也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围观。

老师们找来了纸张,分别发放给幼儿们。让幼儿描绘出跳圈活动轨迹,经过头脑风暴后,幼儿们提出:“可以第一个圈双脚跳,第二个圈单脚跳,按照自己画图上的轨迹去跳圈,看谁跳得对。”

大家开心地讨论着,幼儿们再次提起兴趣,欢快加入到游戏中。

游戏后,章瑛带着老师们进行了反思:“自主并不等于放任,更不是老师不教了。”她说,在践行自主游戏过程中,老师要学会观察、解析、反思教育言行,更加坚信幼儿是能够主动学习、自主成长的。

“教师要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快乐成长。”章瑛说,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会得到巨大提升。

“在幼儿园,没有指挥者,只有引领者。”章瑛把自己的角色始终定位在“园长妈妈”上,认为幼儿园的管理核心是让幼儿在玩乐中成长。

如今六幼的幼儿们在“自主”的阳光下,快快乐乐、从从容容地成长。

面对幼儿,章瑛始终用慈母般的爱心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用心浇灌爱的种子也将在这开出绚丽花朵。

--> 2021-03-30 1 1 黔东南日报 c156020.html 1 章瑛:让爱心种子生长发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