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3月30日

猫坡村的“甜蜜”新产业

○ 通讯员 舒俊蛟

“吴书记,今天有空没,来我家尝尝今年新出的蜂蜜,味道好得很!”打电话来的是台江县施洞镇猫坡村村民刘鹏,而他口中的吴书记,便是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小河村第一书记吴琳。

“好,我马上就到!”吴琳二话没说就驱车往猫坡赴约,随着距离村子的方向越来越近,他的思绪被拉回2018年。

猫坡村曾是台江县贫困程度最深的村之一,2014年,原小河、猫坡两个小村组合并形成现在的小河村。吴琳第一次到猫坡村的那一天,是2018年3月18日,时值暖春,满眼山花让他神清气爽。

“猫坡村虽然位置偏远,但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每年3月到9月,山花漫山遍野。”这样好的资源优势,让吴琳萌生了在猫坡村养蜂的想法。

经过与村“两委”的商议后,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他走访了猫坡村418户人家,并积极向单位争取资金支持,一个月后,帮扶单位下拨10万元产业帮扶发展资金,用于发展猫坡村养蜂产业。

资金有了,吴琳召开村民大会,正式宣布了“养蜂计划”。谁知,由于村民对养蜂并不了解,有些仍持着怀疑的态度,刘鹏就是其中之一。

但吴琳并没有气馁,他找到刘鹏,耐心地跟他讲解养蜂的好处:“我和村“两委”商量过,养蜂不费力,能挣钱,适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也许是被吴琳的真诚打动了,刘鹏决心试一试。

在吴琳的帮助下,刘鹏依托猫坡原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参加了系统的养蜂培训,确定中蜂养殖后引进了60箱蜂箱,并顺利带动当地贫困户一起养蜂。

2019年,猫坡合作社共出产300公斤蜂蜜,30户贫困户通过养蜂分红实现脱贫,平均每户增收3000元。今年,尝到甜头的刘鹏把蜂箱规模扩大到了180箱,参与养蜂的贫困户增至90户。

“我能够把产业做起来,多亏了吴书记!我会努力把养蜂做得更好。”刘鹏乐呵呵地说。

在刘鹏家尝过蜂糖,吴琳便开车离开了。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到了半山腰,吴琳指了指山坡上的蜂箱说:“愿老百姓的日子像猫坡蜂蜜一样的甜,那就不枉费我们的努力了。”

--> 2021-03-30 1 1 黔东南日报 c156035.html 1 猫坡村的“甜蜜”新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