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东
从江县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让广大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有身边人、听有身边事,激发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办法很新颖。(3月30日黔东南日报一版)。
从江县学党史从身边人、身边事学起,方法值得借鉴。谈到学习,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出省学习、出国学习,不如此,不体现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如此,不体现出学习的劲头。实际上在本地的红色故事红色资源尚未了解,尚未利用起来,尚未真正学习,本地的尚且学不完学不透,就要到处去参观学习,感觉总有些厚此薄彼。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到外面学习, 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走出去学习的可能性和机会就更少,要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身边人、身边事学起,让他们感受脚下的这片土地,更能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从身边事学起,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黔东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前会,是长征胜利的基石。党史界一致认为,没有黎平会议,就没有遵义会议。黎平“三敢精神”依旧是我们经济建设胜利的宝贵财富。黔东南红色故事颇多,沟洞王道田兄弟带亲人红军走出深山老林,红军长征过黔东南留下了无数佳话,毛泽东主席在剑河赠送苗族妇女一件衣服……目前,全州已申报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共有31处。其中,黎平会议会址、榕江红七军历史陈列馆2处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州民族博物馆、龙大道烈士故居、周达文故居、镇远“和平村”旧址等4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江县烈士陵园、锦屏龙大道烈士陵园、三穗杨志成将军纪念馆、凯里党史陈列馆等15处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用好红色资源方法好,我们可以从红色故事感知红色精神,让红色火种生生不息,越燃越旺,让精神可感可知。走一小段红军小路,听一堂传统教育课,向革命先烈献一束花,感受红军当年穿草鞋、吃野菜、披蓑衣的艰苦环境,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红军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奋勇前进。
在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时刻,只要我们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播长征精神,为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劲精神力量,我们就一定能书写好新的红色篇章、交出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