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毛兆庭
“大家小心点脚下,千万不要踩着小菌菇啦,小菌菇长起来还可以收两茬……”万台信不停地来回穿梭于各个大棚之间。2月20日清晨,在三穗县款场乡等溪村前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工人们正不停地收割、搬运、入库,一派繁忙的景象。
羊肚菌种植基地是等溪村现有的4个产业项目之一,占地面积80亩,这也是万台信任支部书记第11个年头主抓的食用菌种植产业之一。
作为地地道道的等溪人,上世纪90年代从部队退役后曾在干过货车司机、搞过土石方工程,在当时来讲也算是“高收入”群体了。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在2010年底竟然被村民们一致推选为中等村(等溪村合并之前的小村)的支部书记,2013年底再次被群众推选为等溪村支部书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任之初,由中等、等溪、便路和桂平四个小村合并而成的等溪村集体经济仅仅2万余元,如何夯实家底,让506户1945名群众摆脱贫困,实现稳定脱贫?万台信动了不少脑筋。
“雁飞千里看头雁。”为了解决等溪村小型企业无龙头企业带动、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低、群众收入水平一直上不去的系列难题。万台信带领村“两委”成员成立三穗县款场乡等溪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由于没有周转资金,合作社一直没有运转起来,这让万台信万分焦急。
“苦心人,天不负。”2016年底,合作社发展的土鸡、黑毛猪、食用菌等产业初见成效,万台信的艰辛付出得到了回报。当年,村级产业的发展解决了近7000人次的就业,发放工资50万余元,带领250户900余人实现致富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作支撑。为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万台信2020年又使了一股“牛劲”,一口气引进了羊肚菌、猴头菇、仿生林芝“三大菌业”。目前,等溪村发展羊肚菌种植80亩,猴头菇80多万棒,仿生林芝种植40亩,林下养鸡2万羽,村集体经济也由原来的2万余元增加到21万余元。
回首,2016年前的等溪至桂平、至高叩都是一条宽不足3米的黄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如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一直是万台信的一块心病。为此,2017年万台信把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作为村“两委”重要工作任务来抓。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等溪至桂平、至高叩这两条黄泥路变成了4.5米宽的水泥路,并完成了村级道路改造、机耕道升级、进寨路硬化5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80盏……
为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万台信的身影随处可见。2018年底,全县脱贫攻坚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眼看等溪村村民龙作发的房子还未完工,为了确保龙作发的住房有保障,万台信化身“泥水匠”,带着一名网格员和两名群众,撸起袖子挑砖、挑沙、拌浆、砌砖干个不停。
“村民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万台信常说。
如今,等溪村一幢幢砖房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如火如荼,一条条大道笔直畅通,一盏盏路灯通透明亮,一幅幅崭新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