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01日

黎平县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 吴永奎 梅家斌 姚强) 3月以来,贵州省黎平县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

清明临近,黎平明前茶采摘加工进入最忙碌的时期,黎平县佳绿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加工厂房里机器轰鸣,五名员工紧盯机器,全力加工明前茶,整个厂房弥漫着浓浓的茶香。

3月25日,黎平供电局中潮供电所两名身穿印有“电亮先锋 党员服务队”字样红色马夹的电工,来到位于中潮镇佳所村的黎平县佳绿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加工厂房里,为公司义务进行用电安全体检。经过一番询问之后,两名服务队员熟练地对加工厂房线路进行检查。

黎平县佳绿茶业有限公司共有800多亩茶园,其中,500亩为白茶,300亩为龙井43号,每年春茶开采时,当地村民和周边村寨的几百群众都会上山采茶。考虑到人手和精力问题,今年,公司总经理杨昌雷把300亩龙井外包给别人经营,自己只管理500亩白茶。

“只要发现问题,我们就会跟中潮供电所说,他们每次都会及时派人来帮我们处理故障。”黎平县佳绿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雷满眼感激地说,“因为今年春茶开采得早,我们自己对线路进行简单检查就加工茶叶了。想不到,你们今天主动过来帮我们检查,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在完成黎平县佳绿茶业有限公司用电安全体检后,没有片刻休息,两名电工又驱车来到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用电体检。

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黎平县天麻种植加工的龙头企业,公司在九潮镇万宝山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天麻集中连片示范基地。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公司还在黎平经济开发区中潮工业园区建成了8000平方米的集天麻加工、育种、冷链仓储等为一体生产建工车间,逐渐形成了天麻两菌制种、天麻育种、天麻种植、天麻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资源配置。公司通过近两年的不断摸索和完善,如今各个产业链均已成熟。依托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20年,黎平县天麻种植面积达70余万窖,年产鲜麻350万公斤,产值1.4亿元。今年,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完成天麻种植100万窖,并采取“赊销种麻、免费培训、全程指导、订单回收”的运营方式,降低产业投入成本和发展风险,共带动十几个乡镇的7380余户农户积极参与发展天麻产业。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天麻育种和加工。

同一天,在黎平县中潮镇水冲田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蔬菜示范坝区基地里,大中型耕机来回穿梭。该县农业农村局党员服务队的30多名党员与当地20多名群众一起种植香芋,大家两三人一组,相互配合,干得热火朝天,种下一棵棵香芋种,基地里忙碌的身影与笑声自成一片。

“这片基地共812亩,其中400多亩种植香芋,剩下的300多亩全部用来种植早熟辣椒、青瓜、茄子、西红柿。”负责香芋种植技术的吴显昌说,今天是第一天种香芋,预计要20多天才种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农业农村局把学习的落脚点放在为民服务上,组织党员服务队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劳动,指导春耕生产,其目的是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成效,传承红色基因,助推我们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站在宽宽的机耕道上,望着远方,黎平县农业农村局甘仕杰坚定地说。

当前正值春耕大忙季节,据了解,进入3月以来,黎平县各单位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落脚点,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山头与群众同劳动,指导群众春耕生产和中药材种植,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春耕生产和中药材的种植工作。

截至目前,黎平县储备春耕物资6364.6吨,投入春耕生产微耕机15000余台套,大中型耕机36台,共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5次,培训农民15000人次。同时,还派出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山头,指导各地群众春耕和中药材种植达300人次,为全县农业产业和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夺取粮食和中药材双丰收打下了基础。

--> 2021-04-01 1 1 黔东南日报 c156163.html 1 黎平县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