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02日

凯棠镇:

党员干部做表率 当好致富“领头雁”

本报讯(通讯员 宋启文) 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农业,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农民传统粗放种植管理模式,春耕时节,凯棠镇党员干部做表率,在大坪村榜洞标准化种植商品蔬菜,当好致富“领头雁”。

明确种植主体,责任包保到位。以大坪村合作社53个大棚为基础,采取“党支部+干部+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把66名镇领导干部、11个村党支部、2名种植大户平均分配,2-3人为一组负责管理一个大棚,责任到人到地块,每名党员带一名群众,订好种植责任牌,实行挂牌“作战”。

学好种植本领,提高业务技能。邀请市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实地到镇蔬菜示范点作技术指导、培训,镇农业服务中心将资料整理成册,通过微信、QQ、例会等方式,把学习资料发给全体干部职工、村支两委。通过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培育干部、村干成“种植能手”。近期,市级开展技术指导8次、培训2次,培养“学员”150人次,发放资料300份。

下足种植功夫,确保产品质量。严格按照蔬菜标准化栽培方法,规定每名党员干部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做好种子消毒、催芽,地面开厢、消毒、排水、盖膜等,每天观察土壤情况、苗的长势,适当浇水、杀虫。每名干部必须学会科学测土配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常识,便于下步指导群众。

统一管理模式,做好产销对接。采取“五统一”的管理方法,实现节本增效,即统一购置农资、统一测土施肥、统一节水灌溉、统一药物防治。按“以资代补”的方式,购买价值1.78万元农资,以每个大棚为单位,配套补助复合肥、育苗盘、水管滴带等。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通过与学校、超市等单位签订产销协议,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据统计,示范点全部大棚可生产34.56吨蔬菜,产值17.3万元。

培养技术骨干,加强示范推广。当好蔬菜种植“领头雁”是第一步,培育更多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带动群众敢于接受科学知识,摒弃落后思想,提高种植技能是关键。据统计,全镇规模种植户有26户,参加市级新型职业技能培训15人,积极询问、了解农业知识农户有800人次。加快现代农业新知识、新方法示范推广,需要更多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

--> 2021-04-02 凯棠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56317.html 1 党员干部做表率 当好致富“领头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