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秀涛) 阳春三月,微风和煦。走进雷山县丹江镇脚猛村新型品种葡萄试种基地,只见村党支部书记文锡红正带十几名村民忙着挖坑、填埋、浇水、盖膜,现场一派繁忙。
从露天种植到大棚种植,从原先的试种到如今的连片种植。脚猛村葡萄产业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断改良葡萄品种,改进种植技术。今年,脚猛村又争取项目资金,引进季风葡萄、夏黑葡萄两种新型品种试种20亩。
一棵葡萄苗就是一个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文锡红说:“把这些葡萄苗种好、管好,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就有了希望。”
近年来,脚猛村结合实际,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脚猛村葡萄协会和脚猛村隆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原有的产业进行整合规划管理,大力推行“党社合一”一体化模式,通过党社班子“互动”,带动群众“抱团发展”,盘活农村集体资源,大力发展葡萄种植,让穷人跟着能人走,让能人跟着产业走,让产业跟着市场走,带领群众从“盲干”到“巧干”,逐步实现农村产业壮,农户腰包鼓。目前,全村种植有葡萄1190余亩,覆盖186户农户,年产量可达40万公斤,产值达600万元左右,户均增收4万元以上。
2021年2月,脚猛村党支部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脚猛村只是丹江镇全面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雷山县丹江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一镇一特”和“一村一品”工程,注重长短结合、种养相配、文旅融合,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了“东旅、西菜(菌)、南茶、北果(畜禽)”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有效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全镇茶园面积1.87万亩,初级茶叶加工厂25家;种植有乌杆天麻1500亩、笋用竹3307亩;发展黄精、玉竹、钩藤、白及、淫羊藿等中药材1630余亩、食用菌590亩、商品蔬菜1.68万亩、特色水果1.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