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06日

铜鼓镇:

做好“土文章”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陆 榕) “你们这个地膜是银亮色的,和普通地膜有什么不同呢?”“这是我们从网上订购的,用处大了咧,亮色一面可以驱赶诸多病虫,黑色一面盖在土上,抑制杂草的生长……”近日,在锦屏县铜鼓镇火冲村辣椒种植基地,铜鼓镇党委书记黄万辉和正在劳作的党员群众聊得火热。

笔者走进火冲村辣椒种植基地,只见村民们正忙着起垄、铺膜、盖土,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趁着晴好天气,抢抓辣椒苗移栽工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关系到农民全年的收成,把土地资源用活了,农民增收致富就有希望。”该镇党委书记黄万辉说。入春以来,铜鼓镇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镇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研,督促各村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在田间地头,顶着炽热的阳光,针对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剖析、直戳痛点,干群共同谋划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步骤。

以火冲村为例,该村四面青山环抱,既没有区域优势,也没有交通优势,农田大多以梯形分布。近年来,村里的青壮年又相继外出务工,劳力外流。但火冲村并没有因此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停滞不前,而是积极成立村级背景合作社,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带领党员们流转土地,复垦荒田荒地,发展了70余亩辣椒产业,辣椒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开门红”。

“我们今年又新流转了27亩土地,群众看着产业发展起来了,他们都愿意把闲置的田地流转给合作社,既能有租金收入,还保证了田地的肥沃,我们几个党员个个都变身‘田保姆’了。”火冲村党支部书记潘期平笑着说,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和村民实现了双收益。

近年来,铜鼓镇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地盘活土地资源,念好“山字经”,做好“土文章”。在坝区,流转土地发展辣椒、西蓝花、油菜、食用菌等坝区产业;在地势偏远的村寨,主要发展西瓜种植、油茶种植、稻田养鱼、林下养蜂、中药材种植等山区产业。并整合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等机械,成立铜鼓镇农机专业合作社,主推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

如今,该镇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原来无人耕种、无法耕种的闲置土地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农业走上了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之路,乡村“蝶变”,振兴可期。

--> 2021-04-06 铜鼓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56425.html 1 做好“土文章” 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