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孟乘帆) 近年来,州水投集团党委积极构建精准帮扶机制,利用自身优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7.12万元,通过助力脱贫产业、劳务就业、党建引领等不断增强帮扶“造血”功能,帮助21村7201户28954人实现脱贫清零,促进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容村貌大幅提升、脱贫产业稳定发展。
促发展、稳增收,脱贫产业稳步提升。州水投集团党委结合帮扶村资源优势,大力引导发展脱贫产业,按照“党支部+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着力提高群众致富增收能力。
健机制、强布局,劳务就业稳步提升。州水投集团党委将脱贫攻坚纳入重点工作,狠抓落实,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要点、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将21个帮扶村划定岗到7位班子成员,定期到帮扶村调研指导各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帮扶工作46次,召开帮扶座谈会69次,到村调研指导帮扶工作127人次。近年来,通过下属企业和在建水利工程,开发扶贫岗位,在岗位设置和人员招聘方面向贫困群众倾斜,积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业脱贫。截至目前,共提供102个劳务就业岗位,其中提供建档立卡贫困户岗位10个,从事驾驶员、守库员、电站员工等,平均月工资约为2900元,实现了“扶贫”与“服贫”,“脱贫”与“解困”的有效统一。
树人才、强引领,组织建设实现稳步提升。州水投集团党委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帮扶村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硬、协调能力强的三名党员同志,2020年分别获得了“贵州省、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黔东南州优秀驻村干部”和“脱贫攻坚优秀援榕干部”,为帮扶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大力指导帮扶村建强村两委班子,引领帮扶村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筑牢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