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新州镇第三小学 郭艳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方式,作文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目前的考试制度,小学作文教学已经成为功利主义者。教师应更新作文教学的概念,打破模块化教学,将课堂回归学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个体观念,并给予他们各种评价;教师应认真设计课文,以课文为例,注重培养写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就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功利性现象
(一)教师作文教学模式老化,学生作文模块固化
作文令很多学生头疼,作文教学也往往让教师烦恼。现在课堂中,依旧很多教师参照旧有的写作教学模式:命题——三段走——批改。就比如说: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猜猜他是谁》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大部分教师课堂上都会对写作进行辅导,不外乎教授学生先写动物的外貌,接着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后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于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是传统的三段内容,毫无新意。
(二)生活经验少,作文事例模本单一
学生生活经验有时候不多,面对作文有畏难情绪,课上老师引导方面也比较困难,举一些经典事例之后,往往导致学生作文普遍用这几个虚拟事例,作文读来大同小异。有一次课上要写亲人,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选择了写母亲。在写到如何表达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时,很多学生都是写生病的时候妈妈很紧张,很担心自己,班里50个学生,作文批阅下来竟然有43个写自己发烧的事例,令人啼笑皆非。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技能就慢慢弱化了,使学生无法从内心重视写作。
(三)课文延伸学习,作文仿抄成风
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些例子,文章何止课本上这些,学习这些文章是为了掌握学习其他文章的能力。因此课上学习了一些写作手法十分出彩的课文,我们教师经常会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自己也来练练手,写一写。《石榴》是很多老师特别喜欢的一篇课文,课文条理清晰,作者抓住时间顺序和石榴变化的顺序展开描写,内容饱满,语言生动,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拟人,将石榴写活了,结尾还按照看、闻、尝的顺序表现出了石榴的鲜嫩多汁,这真是进行写作教学的好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渗透悟透,一味地强调顺序、修辞手法,那么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便只能是一篇仿写,没有自己的风格。
二、作文功利性的优化策略
(一)教师更新作文教学理念,打破模块化教学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改变作文功利性的现象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作文教学。有的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者,课堂上以讲授为主,作文教学还是传统的命题、自由写作、批改这三个环节,没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课堂上应及时更新作文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想法,给予多元化评价。
比如写动物的时候,不一定要给以固有的模式,尊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用猜谜的形式进行写作,也可以从生活习性入文,让写作成为学生自由联想的游乐园。
(二)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作文联系生活
要改变功利性的作文,还是要从学生的根本上去解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消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要让作文变成一项任务,要让作文成为学生抒发对生活热情的一种方式。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写作要联系生活,平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素材,学生的生活经历是具有唯一性的,这样可以避免举事例单一化和雷同化。
(三)撰写也能突显出个性和特色
比如在写人的时候,平时有意识地细心关注生活,那么妈妈对孩子的爱便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学生交流起来就可以如数家珍,不单单强调生病的时候母亲的关爱、着急了。这样写起来自然毫不费力,并且每个人的作文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我还让学生每天都记下当天发生的趣事,一周就会积累下几篇素材,周末撰写时学生就不再愁写什么了,学生的作文内容也开始变得丰富和鲜活了,不再是干巴巴的编造之言了。作文中的事例是生活细节的体现,不再是纸上空谈。
(四)以课文为例,注重培养写作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书本中的课文学生的写作示例,课本是学生写作的主要借鉴,因此教师要对课文要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通过这个例子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学习某篇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时,不应单纯地进行仿写。
比如《石榴》一课中,石榴的生长过程: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我对此进行总结,这是石榴的生长顺序,同时也是作者的写作顺序,还有春到夏的时间顺序,从课文的学习中学生明白了写作有序使得内容更有条理性。应学习作者有顺序的写法,而非仿照作者结尾的固定顺序来先写看到的,再写闻到的。
教师应注意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解决具体问题。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学生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写作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与现实生活联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