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12日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方法运用

○ 黎平县第四中学 王晓亚

一、初中古诗词的教学现状分析

1、初中古诗词教学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调查

当下大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任务呈现时间紧,任务重的普遍感受,各个学期的繁重教学任务和多方位教学模块,让语文老师对深挖各种方法各种教学模式灵活切换无暇顾及,难以对诗词教学做得特别深刻与出色,所以古诗词等文体的学习仅仅停留能背能默写能进行简单分析的层面,并未深挖它的教学模式也未在诗歌的鉴赏上进行方法与组合的突破。当下初中老师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有:(1)吟诵教学法;(2)朗诵或是录音示范法;(3)一首一课时一学;(4)组诗课内对比教学法;(5)情境教学法等。

2、教学效果分析

当下教师普遍存在考什么教什么的心态,学生能进行浅显的背诵默写及赏析,但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只是对考试的分析与相应试题要求的呈现,因此在学生身上反馈的也仅仅是能达到考试的浅层次的要求。教学时本身对鉴赏古诗词传统文化的淡漠化使得学生对诗词的认识具有格式化特点,缺乏对诗歌深层次的解析以及对时代及诗人个人经历的透视,并不能达到“知人论世”“触类旁通”的深层次教学。

3、初中生对古诗词的态度调查与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古诗词存在比较矛盾或者说两面性的态度,大部分学生对古诗词还是持喜爱并乐于接受的态度,但存在“又看不惯,又干不掉”的尴尬状态,背诵与默写都比较容易达到,表层的赏析也可以初步做到,但是要达到深入理解探究甚至深深的喜爱并乐于主动传承的话,还有很大的差距,更别说达到“知人论世”的高度,所以学生迫切地想寻求一条战胜古诗词并爱上它的途径,而老师应该做第一引路人。

二、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建议及方法运用

1、对于古诗词教学的建议

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但当下对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如(1)重应试,偏离课标;(2)重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3)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4)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5)重视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

2、古诗词群文阅读方法

(1) “分类整合式”诗词群文教学

在教材的布局及选材基础上,对整册书的所有诗词吃透咬碎后,重新按照自己乐于教学的方式进行分类整合,或按照时代特征、或按照作者经历见识、或按照诗歌主题、或按照手法等特点自由组合,再举一反三将课外古诗词插入课堂丰富阅读,提高鉴赏能力。对学生达到精而深、广而博的学习效果。

(2) “诗词故事连缀式”群文教学

实施方法:每一首诗,都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故事,要求教师嚼透诗人的人生经历,将诗词变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也可以查资料,将古诗改编成故事,根据不同的线索将一组诗歌进行串联,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讲解赏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培养人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进行诗词的朗诵赏析。

(3) “学生竞赛式”的诗歌教学模式

突破传统,求新、求变,与时俱进,迎合学生的认知与对新奇事物追求的特点,全班分小组。具体实施方法:每个小组一首诗,查找资料进行朗读并从各个角度赏析,让学生站在分享者和讲解者的角度全面深刻地看待问题,既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又锻炼表达能力,更能拉近学生之前的距离,让学生自由质疑,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强课堂开放性。

(4) “牵引式”群文教学

实施方式:一首课内对应两首课外,打破教材的束缚,充分挖掘诗歌内涵,从教材外寻找相应吻合的两首诗进行对比联系阅读,拓宽知识面,更好地传承经典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行,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不断深入,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三观”及提升人文素养,注重增强学生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寻求新方法,打破常规思维,与学生换位思考,与时代共同进步,用发展眼光从事教育教学,接受新事物,探索新方法,会走得更远。

--> 2021-04-12 1 1 黔东南日报 c156798.html 1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方法运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