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 杨莉虹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俄国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高一是一个新的开始,从高一开始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爱上化学才能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那怎样才能提高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上好初高中化学衔接课
化学在初中只学一年,许多学生还没找到方向就已经初中毕业了,加之受到疫情的影响,高一这一届学生在初三时许多课程是通过网课进行学习,学习效率很低。同时我们学校生源相对比较差,所以高一这一届新生化学成绩很差,班级平均分只有十多分,相当于零基础,如果直接上新课估计大部分学生都听不懂,对于完全不懂的东西,也就无兴趣可谈。因此一定要花时间上好初高中化学衔接课。这届高一入学时,我们高一年级化学教师花了两周时间给学生复习初中与高中相关联的知识点。包括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团、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及四大基本反应等等这些基础知识。相当于从零开始,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现在开始努力一切都来得及。让学生感受到希望,他们才不会放弃。如果完全听不懂,就不会有兴趣。打好学生的基础,同时降低第一次月考的难度,让学生们看到希望,看到分数的进步,享受到成绩提高的喜悦,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从事教师行业这些年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我感受到一个学生喜欢我的课,那我将会向他投入更多的关注,然后他这科成绩就会更快的提升,这是一种有益的双向互动。人往往更容易接近自己欣赏或欣赏自己的人。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发现老师喜欢他,那么他自然也会慢慢喜欢上这个老师说教的科目,从而成绩得到提升。所以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无论他学习是否优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他们学习所需,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当他喜欢上这个老师,自然会对他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
三、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及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对于千变万化的化学实验,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从实验入手,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对于一些操作性很强且成功率较低的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通过观察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应该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学生自己操作,可以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而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安排一些趣味实验,或者一些化学小魔术来提高学生兴趣。
四、将化学元素带入课堂
我在上课的时候会融入一些化学元素,例如将原子序数与学生学号联系起来,根据考纲,高中要求记忆的元素前36号,例如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不点名字,可以说氧元素(原子序数8,也就对应学号为8的学生),对于36号以后的同学可以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种,两种元素相加(例如氧和氮15号);第二种,化学式(例如NaOH是钠氧氢原子序数之和11+8+1=20)。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化学知识,还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应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五、让学生明白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鲜花变白,苹果变色,酸雨形成,小苏打洗碗及发面的原因,漂白粉成分等等这些与生活相关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学习化学得到解答。让学生能学有所用,这样自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给予适当奖励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的思维正处在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的过渡,当我们的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给予适当地鼓励和表扬,以避免学生的兴趣降低或者转移。给学生适当的奖励可以鼓励学生继续进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种奖励可以是一个眼神的肯定,一句口头的表扬,可以小到一根棒棒糖,一支笔,或者是一个笔记本等等。不仅是学习优秀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需要奖励,那些在学习过程中成绩进步的,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也都需要奖励。课堂激励模式看着简单,但如果运用得当一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是学好一门学科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用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化学从而学好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