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县敦寨小学 杨昭华
随着现今网络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渗透,语文教学活动也呈现出了新的气象。网络语言,它具有表达意思简练,背后的含义较易理解,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有机会就会使用网络语言,感觉很时尚。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些比较新奇,并且具有特点的词语,在平时的说话及生活中运用较多,甚至是在语文作文和组词作业中出现大量的使用,这对传统的语言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教师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意见呈现出教师的担忧心理。语文教师普遍比较反对学生使用网络词语,认为网络词语不能够很好地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其实,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更加公正、客观地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认真思考。
首先,要懂得遵守汉语的规范及其标准的制定,树立人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学生各种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强化练习。因此,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应该有个限度,让他们能够科学地利用网络语言进行读书与写作,既要保留小学语文教学的育人功效,又要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网络语言给作为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之一的规范语言文字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成是一场大范围大程度的“灼伤”。这不仅是对语言交际与传承功能的挑战,更是对整个社会文化根基的冲击。
其次,当学生在学习中用到网络语言时,教师要知道取舍。每一种语言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但是如果你拒绝学习某种语言,那就意味着你也将被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所拒绝。因此,家长和老师在面对网络语言向传统语言渗透的情况下,千万别急于排斥否定,不妨认真地学习研究一下网络语言,吸取那些对社会、对民族文化有利的网络语言,抛弃那些低俗、不健康的语言。
再次,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机制还不够成熟,对网络语言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引导技巧,切记硬碰硬。在一定的范围内,当学生接触网络语言时,会对他们的语言词汇习惯的形成和使用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网络语言简单直白,虽然不像中国文化这样的富有内涵,但也具有特定的具体形象的描述,合理地使用网络语言,会对学生的语言词汇量、交流的词汇习惯以及句子成型等能力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说话平白直接,网络语言更容易受到低年级学生的喜欢,只要在合适的场景中合理使用网络语言,不仅不会让整个句子的结构带来破坏,还可以有特殊的语言使用效果。
最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的确,传统的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想法,学习也只是被动接受,而不是学生主动地学。教师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须不断地自我提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长时间地接触网络语言那种简单浅显的句式结构,会对学生的动脑思考习惯和学习动力产生影响,因为人都有惰性,更何况是小学生,在面对更简单的网络语言时可能会轻易妥协,逐渐产生了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在面对需要深入理解的文言文或意义较深的文章时,不认为是文章的内涵和美存在其中,造成学习习惯的丧失和动力的减弱,应该不断地创新发展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培育学生勤于动脑的思考习惯。
网络语言的兴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面对这个新时代的产物,小学生因为缺乏自身的辨别能力,作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当认清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让学生使用网络处于监管和引导之下,帮助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词语,不能让学生因为网络词语的使用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写作能力等教育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