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12日

重安镇:

绘就民生新图景 共享幸福新生活

本报讯 (通讯员 田浩呈 吕宗祐) 走在黄平县重安镇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欢乐幸福的气息。商场超市里,各种商品整齐地陈列在商柜,居民步履轻松忙采购;乡村文化广场,文化惠民活动接连上演,欢声笑语不断;住在新居中,窗明几净温暖舒适,贫困户们喜笑颜开。

鲜明的民生底色,是一座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近年来,黄平县重安镇人民政府围绕“衣食住行、就业保医”等百姓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架起连心桥 两岸群众笑开颜

“现在这桥架好了,了结了我们几代人的心愿,以前赶场都要走上几公里,到田边地角做活路都要跋山涉水才到,买包肥料都要转几个圈,现在方便了好多,赶场、走亲戚10来分钟就到河对面了,真好啊!”开着便民超市的龙老五高兴地说。

桥通人旺,产业兴。重安镇始终把群众的心声放在第一位,切实解决群众最亟迫的需求,重安江大桥的修建,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资、农产品运输,也让两岸群众搭上致富的“快车道”,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发展,昔日的街道逐渐变得繁华,游客数量不断增多,直接带动经济增收每年将近500万元,户均增收每年近1000元,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旧貌换新颜 群众生活更加美

“以前我家房子破破烂烂,通过危房改造政策获得了35000元补助进行旧房改造,让我住上了新房,现在寨子不仅有了路灯还有了水泥路,换着以前的泥巴路,雨天一身泥,白天一身灰,晚上走路还要打电筒让我历历在目,以前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变成了现实,党和国家政策真好啊!”皎沙村贫困户潘老马谈论起政府实施的各项惠民政策给自家和村里带来的改变,他总是赞不绝口。

近年来,重安镇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求,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实施了一大批暖民工程,危房改造2705户、“三改”工程487户、饮水工程150处、通组公路47.937公里、路灯6591盏、新建20个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村子变得越来亮丽,干净整洁,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出行难、住房难、文化活动难等问题,获得群众一片片掌声。

念好“山”字经 鼓足群众钱袋子

在黄平县重安镇马场村200余亩的茶叶基地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宛如绿色的波浪一般此起彼伏,一行行茶树抽芽吐绿,沁人心脾的茶香在山间回荡。

“现在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重活,就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了,平时没事就到基地里做点活,一天采摘茶叶有80元的收入,到年底了还有分红,比起以前种苞谷什么的轻松多了。”正在基地采摘白茶的村民黄梅英乐说。

为了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重安镇立足皎沙坝区与安江坝区经济向周边村落辐射,大力发展油菜种植1720亩、蚕豆种植1603亩、油茶种植700亩、食用菌种植400亩、椿芽种植155亩、蔬菜种植8330亩,统筹推进“林下养鸡”“林下养蜂”“生态养猪”等林下经济产业,带动4470户18899人增收致富,7750余人稳固就业。

牢记为民初心 办实事温暖群众心

在外务工的解培栋得知儿子解德建患上了肾病综合症以来,家里像天塌了一样,儿子的高额治疗费,让原本入不敷出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解培栋家中的变故牵动着网格员陈忠登和驻村工作队的心,在得知解培栋家中情况后,立即伸出援助之手,申请冬春救助累计1000元。并通过扶贫项目帮扶、低保补贴、入股分红等帮扶措施,让解培栋的一家渡过这次难关,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也让这一家人感激不已。

这些感人故事只是重安镇政府真帮实助当好群众贴心人的一个缩影。重安镇高度重视群众的冷暖,大力实施暖心工程,为37户143名困难群众申请了77700元临时救助资金,发放各期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67人次;发放残疾人燃油补贴13260万元51人次;发放了手动轮椅18台等帮扶救助政策。

--> 2021-04-12 重安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56822.html 1 绘就民生新图景 共享幸福新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