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青溪镇中心幼儿园 丁志琴
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于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积极利用儿童的这一性格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音乐游戏活动,创造出一定的形象和意境,可以让其在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实践表明,音乐游戏已成为儿童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
一、音乐游戏的相关理论
(一)音乐游戏的定义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游戏和音乐的相互关系上。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指挥促进和制约着游戏活动,而游戏动作又能帮助儿童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音乐游戏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儿童还获得了更多的积极情绪情感的享受和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儿童对音乐活动的稳定兴趣及积极、主动个性的形成。
(二)音乐游戏的分类
根据音乐游戏的功能,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节奏训练类游戏。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儿童的节奏感可以通过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
2、音准训练类游戏。将活泼的游戏融入枯燥的音准训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练习音准的训练中加入“问好”,既可以训练音准,又增添了课堂趣味。
3、音乐感受力游戏。即是通过游戏动作感受音乐的游戏。比如教师给学生放一段带有休止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自由行走,当听到休止的时候立刻停住。反复训练学生可以体会到乐句的特点和规律。
4、音乐协调类游戏。声势是音乐协调类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老师可以根据教授的乐曲的音乐特点设计声势,让学生在边听边唱的同时训练身体协调性。
5、识谱类游戏。对于儿童来说,识谱是比较困难的。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好动爱玩的特点来设计训练游戏。
二、开展幼儿音乐游戏的必要性
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将教育教学的要求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一)音乐游戏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贯穿音乐游戏活动的始终。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可以伴随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异同、情绪的变化与发展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体裁、形式以及音乐风格与流派,进而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自己,用手中的乐器或是身体表现和创造音乐。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是以音乐感知能力为基础,是表现能力的升华。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游戏可以帮助幼儿通过音乐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帮助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现音乐。
(二)音乐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现代动机心理学关于内在动机的研究和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儿童具有三个层次九种需要。驱使儿童去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活动的需要、与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以及社会性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游戏可以满足儿童在生理、认知、社会性发展和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等方面的需要。各种需要发动了游戏,游戏使各种需要得到满足,需要的满足带来快乐,快乐作为强化物使儿童对游戏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如此循环反复,游戏就成为儿童稳定的兴趣,成为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活动形式。
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发声训练锻炼肺活量以及声带和嗓音的柔韧性,通过舞蹈和律动锻炼手脚协调能力,通过打击乐器锻炼手持乐器的技巧以及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配合能力等身体基本素质。音乐是帮助幼儿学习语言不可或缺的工具,一首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通过音乐律动游戏学习单词、短句,积累语言经验。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对音乐的聆听可以提高幼儿的专注力,音乐中不同形式的音乐刺激幼儿分辨不同类型的声音以及声音中包含的情感,帮助幼儿培养注意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展幼儿音乐游戏的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活动材料
合适的音乐作品是开展音乐游戏的关键,因此选择的音乐作品不仅要富有音乐性,还要具有游戏性。音乐游戏一般分为四种:唱歌类、演奏类、律动类以及欣赏类。
(二)制定适宜的音乐游戏活动目标
恰当的音乐游戏目标是音乐游戏有效开展的基础,因此,在制定音乐游戏活动目标时,要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的整体身心健康发展水平来制定。比如:小班的幼儿这个年龄段,他们通常喜欢模仿但持续时间又很短,因此,在为小班的幼儿制定音乐游戏活动目标时,大多以情感为主、动作为辅,发展小班幼儿在律动游戏中积极参与的态度,感受律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良好的游戏环境能够促进音乐游戏的有效开展,因此,幼儿园的老师在进行音乐游戏活动的时候,要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游戏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提供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场地以及材料。而心理环境指的是自由、和谐的游戏氛围。
(四)游戏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
音乐游戏应该具有自由性以及教育性双重属性,因此,在音乐游戏活动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幼儿参与游戏的自主性,还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指导以及给予幼儿们懂得尊重规则的意识。在音乐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在幼儿尝试成功后给予表扬,在幼儿尝试失败后给予帮助以及鼓励。
(五)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评价
评价不仅是检测教育活动是否有效的主要途径,还能够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而对幼儿在音乐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让老师们充分地了解到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然后作出适应的活动计划调整,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音乐教学的完成。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游戏是幼儿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一种非常有效果的方法。因此,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使用游戏这一方法,力求让游戏充满到音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内,让幼儿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使幼儿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得到不断攀升以及求知欲望得到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