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东
凯里市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双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眼、入心”。(黔东南日报3月25日二版)。
学习党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黔东南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少安置点的群众来自偏远地区,不少老党员、部分群众不会说汉话,听不懂汉语,很有必要双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凯里、剑河、施秉等地开展双语学党史是一个创新之举。
双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让少数民族党员感到亲切和容易接受。少数民族党员长期使用本民族语言,使用双语学习教育,更容易理解,更通俗易懂,使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史理解得更深、更透。使用双语开展党史教育,使得党史学习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双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举措。双语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因地制宜,创新形式的好办法。在党史学习教育上,凯里市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激情,请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在宣传口干部中“派”人员,组建“双语”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深入农村(社区)基层一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利用语言优势,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为少数民族同胞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的群众认真讲述党的发展历史。
双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双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做得实,群众易听、易学、易懂,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让少数民族同胞了解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增强少数民族同胞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凯里市双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办法值得推广,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利用苗语、侗语等语言多形式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更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