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高屯街道汉寨小学 唐定厚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以识字、拼音、阅读为主要内容。而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阅读是孩子们的难点。一方面,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上课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另一方面,孩子们好奇心强,喜欢比较新鲜的事物,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让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结合教学文本设计趣味化的学习活动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课文《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童话,其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结合谜语的形式,展现出“水”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由于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本身具有科普知识的特点,为此,阅读这篇课文时,我选用精读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是怎么由水变化而来的。在学生基本了解这篇文章后,我鼓励大家将自己变为文章中的“我”,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述水经历的历程。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都有一定要求。以这样的活动方式融入课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二、开展个性化阅读提高教学效率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划出一些优美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小学低年级的课文虽然简单,但相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其中“孩子如果长大了,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以这句开头引导后面的课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外面的世界有些什么?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先通过学生的思想来切入话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进行角色化朗读增添阅读的乐趣
进行角色化朗读可以吸引学生乐意参与到朗读过程中来。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为学生阅读创造一个优雅的环境,如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播放相应的音乐,为阅读烘托气氛,帮助孩子们有感情、有节奏、有起伏地朗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文字的发音要准确洪亮,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后, 我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指导学生读出童趣、读出趣味,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组织阅读活动促进全员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方式。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全体学生阅读。例如:一年级的课文《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旁边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有山、水、鸟、花,山水相映、鸟语花香。可以让学生回忆相关的儿歌、民谣之类的谜语来引导,由学生已知的谜语来切入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并加以背诵,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十分高涨。
五、引导正确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与学生的阅读紧密相关。阅读离不开工具书,低年级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不明白的知识。我就教会学生查字典、词典,使他们养成勤查工具书的好习惯,这样就等于有了一位终身相伴的良师益友。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我给他们推荐了一些少儿读物,动员他们将自己喜欢读的书带来放在班上的“图书角”里与同学交换着读,每天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将自己最喜欢的书大声地朗读一段给大家听。这样,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做准备,班上的读书气氛变得越来越浓厚。
总之,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提升语文总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优化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