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13日

如何有效激发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 凯里市第四中学 李建周

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不高,偏科现象普遍,尤其是当今生物只列入会考,更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根据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简要分析了初中生的学习现状及偏科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初中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初中生偏科是目前较为明显的现象。学生学习基础差,很难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更谈不上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尤其是生物只列入会考科目,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偏科情况更严重。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交头接耳、看小说,甚至故意和教师作对等,影响教学工作。

二、初中生厌学原因分析

1、外部原因——社会因素

与中考学科相比,生物教育仍处于“陪衬”的地位。人们对生物学科存在偏见,生物被看作是成绩不好、升学无望者的“二流学科”。在这些偏见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就会产生偏科心理,认为即使学好生物也没有用,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当然学生偏科情绪的产生与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一些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的研究,教学方法枯燥、单调,有时照本宣科,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师生之间缺少沟通。

2、内部原因——学生自身因素

“学习是一种乐趣,教育是一种引导,而强迫是不可能出人才的。”学生个人因素是影响学习兴趣的本质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学生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持消极被动态度,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学不懂,不肯用心去学。二是学生自身学习意愿不强。一部分学生迫于家长的压力才极不情愿地去读书,因此对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就不言而喻了,还有学生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

三、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对策

1、讲好起始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起始课教学的成败,将会对后续教学的好坏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好起始课教学必须努力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例如:在绪论教学中可结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联系实际,提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结合“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向学生展示生物学发展的广阔前景,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在人口、粮食、环境和能源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典型实例。结合“学习生物学的意义”,这些属于生物学研究范畴的课题以及对此研究的成果和进展。这样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要学好生物学这门学科知识的强烈愿望。

2、重视设问,引导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

爱动脑筋,好追根究底是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之一。实践表明,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克服困难越多,兴趣也就越高。所以,我在教学中,重视设问,从一个疑点的解决到另一个疑点的出现,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如“减数分裂”一课,我提出:染色单体是染色体吗?是同源染色体吗?为什么?它们区别在哪里?请画示意图说明。通过上述四个问题的提出,并结合示意图,学生顿时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许多学生跃跃欲试,表现出急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强烈兴趣。课堂气氛随之活跃,学生感到困惑的概念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3、多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兴趣

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课堂提问时,设计的问题力求言简意明,结合实际富有启发性。如《细菌》一课,我设计的问题是:你知道的细菌有哪些?从结构、营养、呼吸与生殖看,细菌有哪些特点是适于不良环境生活的?腌肉为什么能存放较久?命题要注意先易后难,难易适当。当学生能正确回答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时不能作答要给予启示与引导。如果答错,不能指责,而应以鼓励的口吻,要求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合乎情理的答案。特别是表扬不能任意拔高,而应恰如其分,并在适当的表扬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失败者,则重在鼓励他们再作努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4、采用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在兴奋中学习,除了讲课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之外,经常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也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讲解“种间斗争,种内斗争”时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判断是哪一种斗争。提出:“斗鸡”“两只狗为了争夺骨头打架”的一些例子,学生的情绪会迅速振奋起来;在讲到“运用性激素防治害虫,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减轻农药对环境污染”时,提到:现在有些菜农为了防治害虫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喷洒高毒性、大剂量的农药,所以人们买带小活虫的菜或被虫子吃过的菜。学生听了后会茅塞顿开,兴趣更浓。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激素防治害虫”意义的认识,而且还收到了“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5、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为学生课外继续学习、研究生物学知识提供了场所,也给实验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课外兴趣活动不只是一种进行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能够熟练制作昆虫标本、植物装片,还掌握了边观察边绘画的技能。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探索生物界的奥秘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又培养提高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其次,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成员往往有种自豪感,引导得好能转化成学习的动力。通过活动,很多学生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的学生能自觉做好预复习工作,上课踊跃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这跟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高是有关系的。还有,通过野外观察、采集活动,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从而又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偏科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如果采取合理的对策让学生树立自信,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内心就会产生想要学习的动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那么学生想要学习的动机就会进一步得到强化,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进而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 2021-04-13 1 1 黔东南日报 c156978.html 1 如何有效激发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