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14日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

—— 以岑巩县为例对民族地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 张能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然而,在民族地区仍然存在现代企业监管制度建设缓慢、企业国有资产底数不够清晰、抵御债务风险能力十分脆弱、企业监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笔者结合我州岑巩县工作实际,对加强民族地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谈几点思考。

一、基本情况

国有企业总体基本情况。全县国有企业共有45户,其中正常运营企业34户(含一级企业子公司),停业留守11户。有在职职工255人,资产总额146.36亿元,负债总额94.61亿元,资产负债率64.64%,所有者权益51.75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经营收入14.16亿元,上缴利税0.46亿元,实现净利润0.6亿元。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2012年以来,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了多家投融资建设及服务运营公司,2019年基本完成对这些公司的整合重组,不断调整国有资产结构布局,逐渐整合形成集团化管理,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推行国有企业分类别监管,进一步优化了管理结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党建引领作用,不断规范企业运营管理、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情况。2014年以来,随着制度管理体系、国资监管系统的不断完善,严控债务风险,实施债务动态监控、债务管理台账和定期汇总分析,对控制企业债务行为提供决策数据,去平台化、实体化、市场化运营有序推进,国有企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保障基础建设资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主动履行社会职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情况。全县暂未制定岗酬相适的薪酬管理制度、差异化薪酬制度、绩效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体制内(含公务员、行政工勤和事业人员)人员工资仍在原单位统一发放,暂未实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其他人员绩效考核由各企业自行制定考核方案、自行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党建引领进一步增强。一是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工作领导,由县财政部门抽派专人专抓,出台了工作方案,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强化政治思想建设,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让企业干部职工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国有企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优化党组织设置,规范了企业产权关系、组织机构、经营模式和用工方式等,切实解决了部分企业存在的党建工作“层层递减”等问题,实现了从组织覆盖向质量提升转变;大力推进企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打造了1个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县级示范点,以示范引领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2、加快转型升级,实体化经营有序推进。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印发了《岑巩县关于加快国有平台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实力的实施意见》,推进投融资主体去平台化工作,基本实现了平台公司向实体转型。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步推开。引入社会资本,加强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方合作,逐步实现了从管生产经营到管资本的有效转变。如县天峰建材有限公司与县东恒沥青拌合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建成沥青拌合站(天马镇苗落村簸箕氹砂石场,日产砂石量约2000立方米);贵州润达投资集团公司与伟顺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贵州融兴贸易有限公司,参股成立贵州思源水环境有限公司等。三是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清理、盘活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及闲置资产,以增加公司注册资本金的方式注入县属国有企业,壮大公司有效资产,降低了企业资产负债率,切实提升了企业再融资能力。

3、助推产业革命,国企带动增收日趋凸显。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国有企业参与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壮大了农业产业发展规模,有效保障了农户增收致富。譬如,2019年来,贵州润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油茶种植项目,在天马、注溪等镇建成油茶基地2778亩,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覆盖6个乡镇500个贫困户;实施林下种植黄精510亩,完成项目总投资420万元,覆盖110个贫困户;实施思州鸡繁育场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覆盖全县8个深度贫困村,惠及贫困户424户1244人,带动贫困农户实现增产增收,进一步巩固了全县脱贫攻坚成效。

4、强化制度建设,企业国资监管稳步推进。一是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2019年,制定了《岑巩县县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岑巩县县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管理暂行办法》《岑巩县关于加快国有平台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实力的实施意见》,从制度上规范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全面建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指导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公司律师顾问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稳妥推进企业重大投资,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三是债务化解方案更加务实,按照“一笔债务一个方案”的化债目标,要求各县属国有企业精准制定了《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方案》和《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了债务违约风险。

三、存在问题

1、现代企业监管制度建设缓慢。一是董事会、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虽然相关国有企业都按《公司法》设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但实际运行中大部分企业管理都不尽规范和完善,基本都是委派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事业人员,绝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行政化思维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监事会成员多为兼职,且变动频繁,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选人用人机制滞后,国资国企要真正提升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及抗风险能力,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而目前在国有企业管理层以及工作人员的选任招聘,缺乏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三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财务人员企业财务核算知识培训学习有待加强。

2、企业国有资产底数不够清晰。一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工业、商业、粮食、供销等有12户企业未改制,未改制的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靠门面出租发放留守人员工资和养老金,绝大部分资产闲置,且证照不全,有的房屋年久失修,门窗破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有的还存在产权纠纷,多年来债权债务情况也未作清理,企业档案资料遗失严重;二是1999年以来成立的企业,企业间资产界限不明晰,存在重叠交错,企业注册资本多为政府划拨的实物性资产为主,且流动、变现能力差,企业注册的实物性资产(土地)实际也没有支配权,处置的收益不进入企业实收资本,而是全额上缴;三是对1999年以来成立的企业实有资产、债权债务情况也未作清理核实登记。

3、抵御债务风险能力十分脆弱。1999年以后新成立的国有公司自主经营业务小,且发展缓慢,基本都是承接政府融资和政府建设投资,比如:生态移民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农村“组组通”等项目,没有制定企业代建、投资的相关政策规定,这给国有公司形成了大量的融资债务、拖欠大量的代建工程款,企业不但没有向政府职能部门收取融资费用和代建费用,还要为其按期支付债务利息,甚至还要承受法律诉讼风险;“三角债”较多,县级国有公司之间、公司和部门之间资金借进借出往来较多,还有公司代部门支付工程款等,有待清理核实作出正确的账务处理;岑巩经济开发区有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县人民政府调度由国有公司向银行融资转借企业或为企业担保贷款,多数企业借而不还,这给县国有公司带来较大风险。

4、企业监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全县国有企业尚未建立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客观、全面、科学地企业管理和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企业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薪酬、委派人员职务职级晋升与经营业绩考评挂钩制度,企业经营缺乏活力和动力,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尚未建立收益分配和上缴制度。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内部监督体系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构建出资人、董事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外部监督体系中,国有资本运营中心刚成立不久,企业监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加强“三重一大”监督。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的领导,强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落实“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中的监事会程序性把关作用,不断推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制和契约化(经营目标责任书)管理,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大经营管理者外部引进聘用和内部培养选拔力度。二要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考核分配和激励机制,综合考虑企业经营业绩、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按企业类别完善薪酬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加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三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体制机制改革,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满足内部管控要求,与时俱进调整国有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强化董事会建设,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加强监事会建设,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四要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职务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为核心的内部用人制度。健全企业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加大企业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力度,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经理人等,运用市场化的薪酬考核分配办法。

2、摸清底数,加快企业国资清理。一是组织对历史遗留未改制企业和1999年后成立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彻底清理,摸清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底数。二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对未改制企业国有资产进行审计,制定改革风险方案预案,分步骤、按程序划转到一家新的国有公司,统一进行人员安置、债务和不良资产处置,盘活有效资产进行开发利用。三是分区域分类别界定好各个国有公司资产,办理企业不动产证。

3、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出台企业融资、代建、投资政策规定,规范代建审批及权责利关系,规范融资、投资审批和风险控制。二是清理核实县国有公司之间、公司和部门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正确进行账务处理,债务人要向债权人作出偿债计划。三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出台政策、配置优良资产资源、同等条件优先等方式扶持发展壮大县国有公司,做大做强国有公司。四是规范发展壮大信通担保公司,国有企业担保业务只能由信通担保公司办理,其他所有国有公司(转贷公司除外)不得对外发生担保业务。

4、完善机制,创新国资监管模式。一是加强国有企业监管队伍建设,配强配齐国资监管人员,加大监管队伍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市场、懂经济、懂管理的国资管理专业人才,推动国资监管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二是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制定国有资产监管权责清单,凡未列入监管清单的事项,一律由企业依法自主决策,推进简政放权,管好资本,放活企业,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三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严格执行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相关规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指导国有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风险防控工作体系,突出防范投资、市场、财务、廉政等方面的风险,强化国有企业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出资人监督、监委巡视巡查、审计监督相结合的立体监督工作机制。 (作者单位:岑巩县人大常委会)

--> 2021-04-14 —— 以岑巩县为例对民族地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 1 黔东南日报 c157043.html 1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