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城关第四小学 杨胜伟
一、小学语文课堂运用群文阅读的价值
1、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群文阅读采用的是多篇文章的统一学习,是对传统阅读教学中一课一讲的突破,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统一教学课时,并组织教学。在群文阅读中,通过多篇文章的分析和感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方法时,可以从多篇文章中引申出教学目标,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进行文章学习时,可以对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与总结,从而加深理解教学内容。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纠正,扩大阅读量,让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在阅读训练中逐渐养成。
3、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能够涉及更多的知识。在某一层面的知识需求达不到满足时,学生便会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来强化这一层面的知识,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激发,同时有效提高其阅读能力,使学生的高效学习具有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堂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
1、抓关联点,以点带面。
群文阅读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寻找群文之间的关联点,搭建起多篇文章之间的桥梁,做到以点带面。那么群文阅读过程中,多篇文章的关联点有哪些呢?同一主题阅读。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展开阅读,通过同一主题文章的阅读,掌握该类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同类体裁阅读。教师以同一体裁为关联点,将群文按照小说、散文、诗歌等进行组合,以某一篇文章为辐射点,展开同体裁阅读,把握该类体裁阅读的阅读特点与规律;语言风格阅读,就是将风格相似或者相同的多篇文章组合起来,通过群文阅读,把握该类文章的语言特点与艺术魅力,强化学生语言品味的意识。群文阅读的关联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语篇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地抓阅读关联点。
2、求同存异,发展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群文阅读要着眼于小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发展学生求同思维,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求异,提升文章阅读感悟能力。求同巧拓展。传统阅读视域下,阅读形式单一,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语文阅读思维不灵活。求同思维是基于多篇阅读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巧妙的拓展阅读,实现从单篇到多篇的拓展,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从单篇到单元比较等。求异谋深入。文章阅读要深入,不仅要寻求文章之间相同点,更要善于寻求多篇文章之间的不同点,求异是对求同的深入,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品味文章,做到点面俱到。教师在引导学生求异过程中,不仅要善于从面上求异,探求多篇文章在整体上的不同之处,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点上求异,通过点上求异,分析文章局部的不同,发展学生同中求异的阅读思维。
3、读写结合,互为促进。
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读、写、听、说等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这几者有机融合起来。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相长,互相促进。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对文章的主题、写作方法、文体等形成鲜明的认识,如何将阅读感受与体会及时转化为实际能力,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习惯,将阅读感受与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强化阅读成果。
4、丰富载体,激发兴趣。
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积极开展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竞读意识;设置读书角,通过外在环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借助读书节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等。群文阅读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打破传统阅读时间与空间局限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目前,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平板电脑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微阅读,打破静态纸质阅读模式,使学生通过微阅读,将群文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感受进行有效互动,促进学生阅读素养提升。
总之,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具有自身独特优势,教师要精心指导群文阅读,使之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为学生语文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