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15日

高中历史教学中创造性学习研究

○黎平县第四中学 粟夏雲

一、展现教学魅力,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1、音乐渲染。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可以让枯燥的文字拥有生命与活力,教师可以不同的节奏、旋律来传达特定的情感,这样更具强大的感染力量,激起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来学习历史,这样不仅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情怀,为枯燥的教学谱上乐曲。这样的教学更具愉悦性,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放松,愉悦而轻松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画面烘托。历史本身就是一幅幅画卷,文字与画面都是传承历史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图片、画面比起文字来更加富有吸引力与趣味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枯燥地让学生进行文字的阅读,还要积极地运用教材上的插图,并收集更多的图片、影视剧片段等来传递历史信息,增强教学的画面效果,使得原本枯燥的以教师语言讲解与阅读文字教材为主的教学更加富有形象性、趣味性,达到活跃教学氛围的目的,激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二、创设有效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生活经验与思维认知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就是要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出发点,依托现有教材,突破思维定式与心理定势的限制,突破传统教材与教参的束缚,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现行教材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做了很大的调整,引入了一些存在争议、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此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考与思维,结合所学来谈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如辛亥革命,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与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这样的情境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二)巧妙运用提问艺术。高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进而使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对枯燥抽象的历史知识的真正掌握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巧妙地设计各种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思维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学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并不只是简单地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就历史学科教学而言,不能只是让学生识记这些历史,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生存,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多元智能型人才。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构建,变学会为会学。教师首先需要树立学生本位思想。要明确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树立能力本位思想。要坚信学生拥有巨大的学习潜能,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功。要充分放手,少一些包办代替,多一些启发与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基于自身基础展开充分的探究活动,由简单的释疑转为主动质疑,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究者、开拓者。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由重教转为重学,要为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

--> 2021-04-15 1 1 黔东南日报 c157109.html 1 高中历史教学中创造性学习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