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
春 李长青在凯里成立“青年抗日救国后援会”,发展会员近百名。他领导他们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与破坏抗日的行为作斗争。这时李光庭已打入镇(远)遵(义)师管区任连长,王毅、喻雷转移外地活动。
春 陶涵春介绍镇远邮局进步青年陈法轼(化名陈干)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党的外围组织)。陈法轼积极活动,把抗日救亡宣传扩大到社会。一段时间镇远邮局门前成为教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的场所。
8月 李长青和中共党员王醒华、贵州“学联”成员秦天芬(化名姚素珍)到省立黄平谷陇加巴小学执教。这年夏,王醒华受贵州省教育厅委派任加巴小学校长,行前秦天真要他到凯里与李长青联系。王醒华与李长青密商后,聘任李为加巴小学教导主任。3人在加巴执教期间,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教唱抗日歌曲,组织学生进行抗日宣传,使偏僻的苗乡充满抗日热情。他们还到附近苗寨和重安江、炉山、旁海等地,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上层人士建立了良好关系。他们的抗日宣传被黄平当局视为“越轨”行为,3人于1939年冬离开加巴。
秋 共产党员田伯萍受省工委指派到镇远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开展抗日宣传。陶涵春受组织委托派陈法轼与田伯萍接上关系。同时期,共产党员乔光鉴到镇远师范执教。这时在镇远的共产党员知其姓名的有陶涵春、谭科森、李光庭、田伯萍、乔光鉴。他们不发生任何横向组织联系,各自按照党的要求,采取多种办法为党工作,为宣传抗日出力。
(选自州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黔东南州历史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