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16日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学作用

○天柱县地湖乡中心幼儿园 张丽娟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阶段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集体观念,锻炼他们的语言功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概念等。《纲要》倡导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包含了幼儿一日生活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游戏的形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那么,幼儿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呢?

一、 重视游戏教学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游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有利于体现幼儿的主体性。然而我们进行游戏活动时大多是教师辛苦准备材料,然后带领幼儿游戏,孩子总是被动地充当服从者和执行者,这种做法抹杀了游戏的一部分重要价值,即孩子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玩小马过河游戏前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没有桥怎么办?”孩子们会说“我们动手搭一座桥”。于是教师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准备材料,材料准备好了幼儿和教师一起解决困难 。“搭小桥、桥很窄怎么办?”鼓励孩子尝试自己想出办法,让他们尽情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参与游戏的准备,可以使游戏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更直接地体现孩子的意愿,更强烈地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尊重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开展教学

教师要教育孩子,首先得尊重孩子。孩子们喜欢模仿,拟人化心理特征明显,因此,教师可以用拟人化的游戏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如幼儿园里许多孩子不愿吃蔬菜,有挑食的现象。教师就利用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带两只小兔子到园来给孩子们观察,让孩子抚摸小兔子,观察小兔子是怎样津津有味地吃胡萝卜、白菜的。在孩子们进餐的时候,要求孩子模仿小兔子吃白菜和胡萝卜的样子吃蔬菜,这样的活动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又纠正了孩子挑食、偏食的习惯。

三、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活动

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造游戏条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帮助他们拓展思路,更好地感知、创造。

1、生活能力游戏化教学

幼儿在园的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 像扣扣子、穿衣服这样的日常活动。教师可以开展“穿衣服”的游戏,分组让孩子们给“芭比娃娃”穿衣服,提醒穿衣服的时候,扣子要扣对洞,衣服要弄整齐,最后还要进行评比,以此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的习惯。

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比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很多人只能记住大致的主色,像红、绿、黄、蓝,对于玫红、粉红、浅绿这一类颜色容易忘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小飞机,然后教师发口令,让指定的幼儿迅速找出相应颜色的飞机,这样促使他们快速地记住不同的颜色。

2、 语言游戏化教学

语言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书面语言, 一种是口头语言。幼儿在三岁到五岁期间,语言能力正处于从单音词向长句迈进的时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除了要多说,还要善于记忆。对于书面语言,可以通过读儿歌和五言诗来锻炼,但这种读书法,时间一长,孩子会失去耐心。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学完一篇儿歌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来加强记忆。

如,可以让几个孩子分为一组,第一人说出第一句,让后面的人接着说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循环多次,孩子基本能完整掌握全文,这种方式比要求孩子强记有趣得多。

在对孩子进行书面语言培养的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幼儿口头语言的培养,这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流利地与他人交流打下基础。但是幼儿的生活范围除了家庭就是幼儿园,要他说说自己的活动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家庭,例如自己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生日,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家住在哪里等。在孩子说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让别人将刚才同学说的内容复述一遍,看谁复述得最详细。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

--> 2021-04-16 1 1 黔东南日报 c157207.html 1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学作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