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19日

论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天柱县瓮洞镇小学 舒小兰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应用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题型之一,它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且基础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逻辑性,学习数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他们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帮助学生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解答应用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兴趣和爱好是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渗透的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标准》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要求教学要尊重教材、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而且培养了“数学生活化”思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取应用题选材,创设教学情景,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通过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

法国教育家罗素说过:“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结构美、对称美、逻辑美、形象美。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数学符号、线段、图形、色彩等因素,展示出数学知识的高度的系统性,材料间联系的巧妙性。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美,挖掘这些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使他们热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如:我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时,我就引导学生们看教室、课桌、窗户、钢笔,我们穿的衣裤以及正常人的面庞等。他们会惊讶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呀!学好数学与将来的生产、生活都有着实际意义,真有用呀!从而使他们产生学好数学的内动力。

2、 重视审题,学会对题目解答的预估,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应用题的解题关键就是审题,如何快速正确的审题关系到数学解题的正确率。审题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通常要涉及以下内容:通过数学关系分析,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了解题型结构,掌握解题思路与技巧等。审题首先要做到正确的理解题意,面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与处理,各个条件中已知的数学关系要尽量地从冗长的题目中将其分离提取出来。有些学生对应用题目的理解存在弱点,稍有叙述性的变化就会无从下手,对此,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对于题型的分析能力,明确学生所要提炼出来的条件与解题思路。审题时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划线标出。在小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的归纳与探索,让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积累解题的技巧与思路,从而可以实现独立自主地完成应用题的解题。解应用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题所含的直接、间接条件,建立起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数量关系。

通过审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作为教师应当不断地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带领学生深钻教材,发掘其中的基础性知识点,这样才能对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效率有所提高。 准确解答应用题的首要条件是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3、 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因此,学习数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践,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很多学生一拿到题就开始盲目地做,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这样很容易理解偏差导致出错,想要认真理解题意就要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已知条件等一系列信息了解明白。通过将这些信息与情节转化成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从而身临其境地去探索和思考更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教师则可以采用画图描述、线段表示等方法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对题目进行了解,为答题打开大门。

另外,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与生活有关的题目,激发学生解题兴趣,提高解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日常解决生活实际数学问题中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实践,逐渐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一定要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让学生可以从基础上牢牢地掌握住数学这门课程,并以此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改变他们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近年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农村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他们自己身边的数学,做贴近自己生活的数学,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他们在课堂上“乐中学,学中乐”,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方法等,然后把所学数学知识再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充分感知、领悟。从而让学生不再感觉到数学课原来的枯燥、乏味、简单和抽象,巧妙地将“学数学 、做数学、用数学”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4、 注重运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应用题顾名思义就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为题目,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但是数学的应用不仅仅只包含应用题,它是一种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的体现。从小学课本中对数学应用题的定位可见,其包含的范围被大大缩小了,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与数学思维,首先就是要拓宽数学应用题的包含范围。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无论何时都想到用数学解决的意识,这样做就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应当结合实际让学生有一定的代入感与想象空间,可以模拟其解题的环境,通过拓宽视野与开阔思维可以养成学生真正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在解析应用题的时候存在较大难度,导致成绩一直难以有效提高。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有机地培养小学生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使学生在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基础上,有效攻克应用题这一难关,逐步提升数学成绩。

--> 2021-04-19 1 1 黔东南日报 c157322.html 1 论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