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魏艳铃 龙雪) 近年来,丹寨县围绕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扶持力度,本着“就业一人、致富一户”的原则,通过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多举措,促进搬迁群众稳就业有增收。
走进金泉街道洗涤扶贫车间,笔者看到,每位员工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着手头上的工作,车间内处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王兰珍是该企业的一名员工,每天上午她都会来到洗涤车间上班,与她一起在这个车间上班的共有10多名员工,大多都是从雅灰、排调等地搬迁而来的贫困群众。
“我们在这里上班,不仅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孩子,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陪伴孩子,每天一早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再来车间上班,这个车间就是我们的幸福车间。”金泉街道金泉社区居民王兰珍满脸幸福。
搬迁群众想要融入城市生活,必须掌握新的生存技能,针对移民安置小区搬迁妇女外出务工难的问题,金泉街道紧扣搬迁群众就业需求、市场需求,开展就业培训,组织搬迁群众开展烹饪、家政等技能培训,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帮助搬迁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我们搬迁来这边非常的好,现在国家有好政策,我们到社区学手艺,以后可以自己开门面做小买卖,带小孩在这边读书也很方便。”金泉街道金泉社区居民文兴丽很是高兴。
“现在有家政培训,我对这个蛮感兴趣的,就过来学了,老师讲的内容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每天讲的都不一样,这些技能在家里很有用,以后出去找工作也很好,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金泉街道金扬社区居民杨明燕说。
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让搬迁群众留得住,金泉街道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扎实开展一系列就业帮扶举措,通过万达帮扶基金开发公益性岗位,让部分没有外出务工能力、家庭特殊的群众在家门口有就业有收入。
“目前,我们引进制衣扶贫车间、洗涤扶贫车间,解决100余人次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我们开发网格员、保洁员等岗位,解决300余人次在公益性岗位就业,通过采取街道、高校培训机构、人社局三合一的培训模式,促进了1000余人次就业。”金泉街道金钟社区党工委副书记、服务中心主任张有金介绍道。
截至目前,丹寨县内易地扶贫搬迁2998户12838人,以实现就业创业2873户6316人,其中社区公益性岗位帮助搬迁群众就业602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率达92.6%,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致富的问题,更好地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